編者按
2025年9月10日,元陽哈尼梯田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至此,元陽哈尼梯田正式成為全球首個集“世界文化遺產”“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于一身的“三遺產”農耕文明典范。這不僅是國際對1300余年梯田農耕智慧的最高禮贊,更是元陽人民守護綠水青山、踐行“兩山”理論的鮮活注腳。
作為這一奇跡的直接見證者與傳承者,元陽人民深知“三遺產”絕非虛名:梯田里流動的不僅是千年不息的流水,更是哈尼族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構”的生態智慧;田埂上不僅是彎腰勞作的背影,更是祖祖輩輩“種田如繡花”的匠心傳承;云海間不僅是游客驚嘆的風景,更是“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生動實踐。
即日起,“云上梯田 和美元陽”微信公眾號將推出《探秘“三遺產”》系列報道,帶您深入田間,讀懂哈尼族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千年答卷,見證元陽在“兩山”轉化路上邁出的堅實步伐。今天推出第一期《三冠加冕:哈尼梯田的千年生態密碼》。
跟隨小編一起探秘??
什么是“三遺產”?
元陽哈尼梯田之所以是集“世界文化遺產”“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于一身的全球首個“三遺產”農耕文明典范,核心在于其歷經1300余年形成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構”循環生態系統與活態價值傳承,完美契合三類遺產的核心評價標準。
從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來看,它是山地水利的巔峰之作。以森林涵養水源、溝渠引灌梯田的“四素同構”格局,搭配 305條縱橫溝渠與“木刻分水”“趕溝人”制度,構建出精準高效的灌排系統。阿者科泄洪溝歷經數百年仍能消洪護土,5.61萬畝梯田、3700級梯級的規模堪稱世界之最,盡顯工程智慧與可持續管理能力。
從世界文化遺產來看,它是人與自然共生的活態見證。自唐代起演化成型的梯田景觀,將農耕技術與哈尼族的森林崇拜、《四季生產調》等18項非遺文化深度綁定,形成“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的和諧人居環境。這種延續至今的文化景觀,既展現了人類改造自然的創造精神,更成為亞熱帶山岳稻作文明的獨特物證。
從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來看,它是生態農業的經典樣板。梯田如人工濕地般保護生物多樣性、涵養水土,“稻魚鴨”模式與紅米品種的千年傳承實現了生產與生態的平衡。其水資源循環利用、土地持續耕作的智慧,為全球山區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范本。
三大遺產價值同源共生:“四素同構”的核心體系支撐了灌溉工程的高效運轉,滋養了活態的文化景觀,更維系了農業生態的永續性,使其成為跨越千年的農耕文明典范。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