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豐收的氣息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勐宋鄉蚌岡村彌漫。3000余畝金秋砂糖橘種植基地里,橙黃的果實如燈籠般掛滿枝頭,遠觀似橘色星河灑落山坡,一片金燦燦的豐收景象。
(金秋時節,金秋砂糖橘掛滿枝頭。9月19日,朱曉年攝。)
(金秋砂糖橘似橘色星河灑落山坡,一派豐收景象。9月19日,劉志光攝。)
9月19日,記者看到,為趕在中秋、國慶“雙節”前讓鮮果及時上市,果農們忙碌穿梭在林間、爬上樹梢,用剪刀嫻熟地剪下果實。然后有條不紊地進行搬運、分揀、稱重、裝箱……指尖翻飛間,筐筐鮮果即將踏上銷往市場的旅程,現場一派“搶收金果”的繁忙氣息。
(村民在果林認真挑選、采摘合格的金秋砂糖橘。9月19日,朱曉年攝。)
(村民爬上樹梢采摘金秋砂糖橘。9月19日,朱曉年攝。)
作為勐宋鄉金秋砂糖橘產業的支柱力量,勐海金實農業有限責任公司扛起了管護、銷售的重任。依托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與成熟的管理體系,這里的砂糖橘以優良品質贏得四川、重慶等高端水果市場的青睞。
(當地黨員志愿者參與金秋砂糖橘搶收。9月19日,朱曉年攝。)
(金秋砂糖橘宛如密密麻麻黃燈籠,掛滿枝頭,照亮山坡。9月19日,朱曉年攝。)
公司總經理陳先生算了筆“豐收賬”:“去年產量400余噸,今年預計翻番達800余噸,產值有望突破800萬元?;貜姆N植到采摘的全流程,都吸納附近村民務工,日常需200余人,采摘旺季用工量更大,每年勞務支出超300萬元,為附近村民提供了可觀的收入。”
(完成采摘工作的村民正在領取當日工資。9月19日,朱曉年攝。)
“在這兒打工,一天能掙200元左右,采摘旺季兩個月收入能有1萬元。既能掙錢,還能照顧家人,又學到了果樹種植管護的手藝?!眲傤I完工資的蚌岡村村民王興妹,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蚌岡村黨總支書記王有四給黨員志愿者講解采摘注意事項。9月19日,朱曉年攝。)
(勐??h勐宋鄉蚌岡村金秋砂糖橘種植基地航拍。9月19日,劉志光攝。)
產業振興的背后,是黨建力量的有力支撐。蚌岡村黨總支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探索出“黨建 產業 農戶”發展模式。在產業振興過程中,黨員發揮“頭雁效應”。蚌岡村委會黨總支書記王有四說:“我作為村支書,前期率先帶頭種植金秋砂糖橘,打造高標準種植示范園。在我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種植隊伍中來?!?/p>
(村民與黨員志愿者一同采摘金秋砂糖橘。9月19日,朱曉年攝。)
(采摘金秋砂糖橘。9月19日,朱曉年攝。)
(分揀金秋砂糖橘。9月19日,佐連江攝。)
近年來,勐宋鄉聚焦高原特色農業產業,深挖本地資源,按照“茶 N”發展思路,持續培育壯大咖啡、熱情果、大紅桃等9個千畝級特色產業,加快中蜂養殖、“黃精”種植等林下產業發展。同時,通過布局產業、創新模式、典型引領等方式,大力推進“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發展,傾力打造“山區茶林果滿山,壩區稻蔬蔗甜美”的果蔬之鄉,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運送金秋砂糖橘。9月19日,佐連江攝。)
(即將運往四川、重慶等地的金秋砂糖橘。9月19日,佐連江攝。)
鄉村振興,產業為基。下一步,勐宋鄉將始終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堅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持續挖掘培育更多兼具地域特色與市場潛力的特色產業,深化政企協同聯動,推動產業向特色化、標準化、品牌化邁進,進一步完善務工保障長效機制,以產業強基賦能鄉村提質,用增收實效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云南網通訊員 朱曉年
來源:https://xsbn.yunnan.cn/system/2025/09/21/033656227.shtml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