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津市寧河七里海濕地首次開展了核心區無人機全域巡檢,實時傳送采集視頻供人工智能服務器進行分析。該濕地利用無人機巡檢實現了濕地保護修復工作、生物多樣性監測智慧化。與傳統人工巡檢相比,無人設備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覆蓋更廣的區域,提高環境監測和保護的效率。
數字技術與生態環保深度融合,推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生態治理現代化。眼下,智慧力量正成為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力量,全國各地都在構建智慧環保體系,開啟智慧環保新模式。
在合肥,無人機攜帶傳感器升空實時記錄監測空氣質量數據;在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初代AI能自動完成灰雁、東方白鸛等常見水鳥的“鳥臉識別”……
生態環境部印發的《關于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的實施意見》指出,要充分應用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符合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新技術,全面推進智慧監測。
以應用場景為牽引,打造現代化生態環境智慧管理體系。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迅速發展,加快構建以“科技裝備”為支撐的現代化生態環境“智”理體系,有助于持續提升生態監測保護與管理的精準化、科學化、規范化。比如,巧妙運用新技術、解鎖新技能,發揮自動監控、視頻監控、無人機等設備的“電子哨兵”作用,保證關鍵重點區域復雜地形巡查無死角、監督監管無漏洞,及時發現和解決環境問題,并有力震懾“捉迷藏”式的違法排污行為。此外,以數字化引領生態環境治理,采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入挖掘、融合應用生態環境數據,構建智慧高效的環境管理信息化體系,全面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
提升數據質量,為生態保護提供決策依據。高質量的數據可以真實反映區域生態環境現狀。通過大數據技術收集海量數據(11.770, -0.03, -0.25%),整合生態環境領域監測感知和業務管理等信息,可視化感知環境質量現狀、污染源動態和業務流程,實現環境數據全流通、指揮決策全智能,為生態環境綜合研判、預報預警和污染溯源提供數據支撐。
通過資源整合,打造環境監測“一張網”。各級部門要統籌協調統一數據標準,整合不同平臺、不同設備、不同傳感器的數據,打通部門壁壘,解決監測資源分散、信息不聯通、監管網絡管理不暢等問題,實現資源統一管理、業務統一調度、數據共享應用。
來源: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