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武平縣作為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策源地,堅持擴綠、興綠、護綠并舉,推動森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聯動,在提質、興業、利民上下更大功夫,鞏固綠水青山優勢,厚植金山銀山潛力。
“山上栽滿樹,等于修水庫”。武平縣把森林“水庫”建設作為生態武平建設的重要抓手,以擴綠、提質、增效為目標,以工程為載體,穩步推進山區林區綠化美化,持續改善生態環境。
“今年,我們發起‘我為全國林改第一縣種e棵樹’網絡捐資植樹盡責活動,社會各界踴躍參與,全縣造林熱情高漲?!蔽淦娇h林業局營林股負責人王盛華介紹。林改以來,全縣累計完成造林95萬畝,森林面積達313萬畝,森林覆蓋率79.7%。
圍繞加強“水庫 碳庫”聯動建設,武平縣把相關資金列入縣級財政預算,構建財政引導、金融助推、社會參與的投入機制??h發改局加大政策資金統籌支持力度,與縣林業局、水利局等部門共同策劃、儲備、申報相關項目,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
近日,在武平縣城廂鎮金橋村“仁斜橋”山場,甜櫧、紅錐、木荷、楓香等鄉土珍貴樹種長勢喜人,林農們正科學開展森林撫育工作。
為筑牢森林“水庫”的建設根基,武平縣因地制宜大力實施三項重點工程,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增強生態修復效果,提高資源保護水平。
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重點實施閩西南山地丘陵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儲備林建設等項目,持續開展城鄉綠化和綠色通道建設??茖W推進造林綠化,強化森林撫育,實施全周期森林經營。今年以來,全縣植樹造林2.2萬畝、森林撫育8500畝、封山育林3萬畝,完成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建設2.07萬畝,實施林業水土流失治理2.41萬畝。
森林生態修復提質工程。以汀江、梅江和贛江支流為重點,實施江河流域生態林工程,實行天然林和生態公益林并軌管理、一體化保護。采取天然更新和人工培植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生態修復,大力推廣優良鄉土闊葉樹種。逐步調整重點生態區位林分樹種結構,加強濕地保護修復。同時,接續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自然保護地建設及野生動植物保護重大工程,深入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
森林資源保護工程。健全林長制運行規則、林長巡林等制度,強化護林網格化管理。完善森林防滅火基礎設施建設,在14個鄉鎮(街道)新建森林防火應急道路34條66.7公里。推進森林消防隊伍能力建設項目,加強縣、鄉、村三級專業、半專業森林消防隊伍建設,構建1小時“撲救圈”,全方位、多層次提升森林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發揮智慧林業監管平臺作用,普及無人機巡護,實現日常監測無盲區、無死角、全覆蓋。強化林業有害生物的監測、預報與防治,維護森林生態安全。
此外,武平縣完善豐富“e林通”平臺資源數據,讓巡林、護林更智慧、更高效、更便捷。健全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機制,發揮部門執法協作機制作用,有效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
森林“水庫”建設不僅改善了武平的生態環境,還帶來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百把寨水庫建成后,將有效緩解武平城區區域水資源供需矛盾,提高下游永平鎮鎮區的防洪能力和灌區灌溉保證率。
云寨村以水庫為核心,打造3公里環湖生態棧道,串聯森林康養基地和自然研學營地,年接待游客超過30萬人次。通過“統一授牌、集中管理”的模式,當地發展森林人家、民宿30余家,將蜂蜜、靈芝等林下經濟產品與民宿、餐飲結合,帶動村民實現人均年收入超3萬元。
2024年,武平縣林業總產值達99.97億元,森林人家數量居全省首位,森林康養旅游接待游客超347.8萬人次。
青山常在、生機盎然,綠水長流、潤澤四方。武平縣將聚焦夯實森林“水庫”,重點實施閩西南山地丘陵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儲備林建設等項目,開展濕地周邊區域封山育林、補植和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等生態恢復措施,加強濕地野生動物棲息地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增強森林凈化水源等生態功能,讓生態建設成果惠及于民。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