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意盎然,萬物生長,“美麗中國我先行”。在全國深入踐行“雙碳”戰略、共繪綠色發展新圖景之際,中國電信廣東梅州分公司以一場別開生面的“數字造林”行動,將傳統植樹活動與前沿科技減碳實踐深度融合,在山水林田間勾勒出一幅“科技賦能生態”的綠色畫卷。
據悉,2025年植樹節期間,中國電信廣東梅州分公司組織參加了9場植樹造林活動,近兩百名員工與梅州市各區縣鄉鎮村民共同揮鍬培土,栽下一排排象征美好希望的樹苗。這些“通信林”不僅能防風固沙、調節氣候,成為天然的 “空氣凈化器”,未來還將為周邊基站提供天然遮陽屏障,降低設備散熱能耗。
當實體綠意在大地蔓延時,一場“看不見的綠化革命”正在通信網絡中悄然發生。中國電信依托自主研發的 “天翼藍能” 智慧節能平臺,將AI算法深度融入無線基站能耗管理,構建起 “數據感知—智能決策—精準控制—動態優化”的全鏈條節能體系,該系統已成為業界最大規模的基站節能系統。2024年,中國電信研究院自主研發的“基于大數據和AI的云網基礎設施智慧節能技術”入選國家《綠色技術推廣目錄(2024 年版)》,該技術應用于全國31個省份、中國電信90%的4/5G扇區,僅梅州市就有3600個基站進行了AI節能部署,當年累計節電418.6萬度。
植樹造林涵養的是自然生態,AI節能優化的是數字生態。中國電信“天地一體”的綠色網絡體系構建,通過地面植被改善基站微環境,云端借力算法提升能源效率,輔以光伏供電、液冷服務器等硬核科技,形成貫穿“源—網—云”的減碳閉環。這種“軟硬結合”的模式已初見成效,AI技術讓基礎設施實現“呼吸式”節能,人流低谷時自動切換休眠模式,突發流量高峰前智能預啟動設備,甚至能結合天氣預報調整散熱策略,先進的數字技術正以“看不見的綠”守護“看得見的青”:每節省1度電,相當于減少0.785千克二氧化碳排放。該技術不僅在電信機樓、基站應用,還在熱門景點、會展中心智能開關控制、工業園區智慧工廠的設施設備節能、各行各業的辦公樓宇照明改造等場景得到推廣。
南方 記者 姚翀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