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的菜市場認不全菜很正常
https://www.kunming.cn/news/c/2025-09-15/13978608.shtml
木鱉子
胭脂果
九月,鮮草果與木鱉子沾滿初秋的露水。走在云南菜市場里,隔幾步就能遇見叫不出名字的稀奇食材。近日,新浪微博話題“在云南菜市場認不全菜很正常”登上昆明同城熱搜榜首。話題關聯的大量微博里,不少人拍下自己在云南菜市場遇到的“陌生菜”上網求教,從山茅野菜到菌菇、花果,琳瑯滿目的食材構成了云南獨有的“風味圖譜”。
“這是什么菜?”來自陜西的一名游客指著攤位上形似小番茄的果實問道。攤主用并不熟練的普通話回答:“七彩椒,涼拌著吃,也可以泡醬油和醋?!薄罢垎栠@是車厘子嗎?”攤主的手正忙著過秤,頭也不抬地繼續說道:“這是騰沖的胭脂果?!?/p>
獨特的生態環境孕育出豐富多樣的飲食文化,展現出一個充滿驚喜與創意的美食天堂。
昆明人“亂師”的微信簡介是“云南飲食調查員”。過去30余年間,他走遍了云南各地,以“神農嘗百草”般的精神尋覓各種云南食材,從植物學、動物學、人類學的視角進行觀察品鑒,《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稱他為“云南美食引路人”。僅從《舌尖上的中國》和《風味人間》鏡頭掃過的浮光掠影,便足以窺見云南菜市場的豐富多彩:曲靖宣威火腿、姜黃豆腐、德宏過手米線、德宏傣族蘸水、涮涮辣和蜂蛹撒撇、大理白族火燒豬和生皮、燉梅和梅子醋等,不勝枚舉。
據了解,豐富的食物離不開豐饒的物產環境。在這片四季充滿生機的高原,棠梨花、金雀花、海菜花等可食用花卉已達300余種,山林灌木中的昆蟲皆可入味,菠蘿、梅子、木瓜、芒果、香蕉等水果亦可入菜,野生菌的數量之多、種類之多更是難以計數。
“亂師”長年從事美食知識傳播工作,著有《綠了芭蕉紅了花》《山水壩子探食記》等美食類書籍,他還擔任《風味人間》《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顧問,讓很多云南獨特美食漸為國人和世界所知。他曾在聊天中向記者提及,云南有待開發的寶藏仍然不少,“樹番茄香氣濃郁,但糖度較低,完全可以做成水果罐頭。”
此外,逛菜市場是他工作的重要部分,隨手拍攝時令物產并發布在社交媒體平臺,配上物種名稱和基本食用方法,幫助廣大網友了解云南菜市場的奇妙。(春城晚報 記者史子昊 文 網友“敢于胡亂”供圖)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