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慶陽市北部毗鄰毛烏素沙地,中南部屬黃河中游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是我國水土流失、風沙侵害嚴重地區之一。
一年多來,慶陽市立足區域生態實際,科學謀劃布局,分區治理、對癥施策,科學推進防沙治沙和水土流失治理,全力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
北部丘陵溝壑區以小流域整體治理為重點,統籌運用造林、退耕還草、草原改良、建立封禁保護區、工程固沙等多種措施,推進沙化土地治理。
在沙化嚴重地區開展工程固沙,運用“草方格 植苗”措施,在草方格內栽植檸條,阻止沙丘流動;持續開展鄉土樹種試驗示范研究,初步篩選出無灌溉不同立地條件適宜樹(草)種16種,其中陰坡13種、陽坡8種、溝道3種,陰陽坡均可栽植6種;持續開展抗旱造林技術試驗示范研究,在應用傳統泥漿蘸根、生根粉等技術的基礎上,針對不同樹種開展截干、埋根、苗木窖藏,并試驗示范推廣雨季造林、植苗結合植播和容器苗造林等抗旱造林技術,極大地提高了治沙造林成活率;針對環縣農牧交錯帶荒漠化土地特性,探索出陰坡“稀疏喬木 灌木”模式、陽坡灌木模式、溝道“旱柳 檉柳”疏阻模式、溝頭“檉柳 河北楊”疏阻模式等獨特生態治理模式。
中西部殘塬溝壑區以流域或山系為單元,打破鄉村行政界限,集中連片,整縣整鄉整流域實施,山水田林路統一規劃、溝坡梁峁塬綜合治理,采取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喬灌草一起上,極大地減少了水土流失。
在立地條件較好的峁頂栽植核桃、桃、杏等經濟林,增加農民收入;在水土流失最嚴重的沖溝及溝谷地帶集中栽植適生能力強、固土效果好的刺槐、沙棘等樹種,鎖住溝口土壤避免流失;在一些鼠兔害嚴重的地方,減少油松栽植比例,加大側柏比例,減少鼠兔危害,形成了“四旁林網覆蓋、田埂生物固土、緩坡條田系帶、果樹連片建園、塬畔喬灌鑲邊、陡坡林草覆蓋”治理格局。
東南部森林提質增效區充分發揮森林撫育和退化林修復改造兩種措施的作用,著力優化林分結構,提高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
對刺槐、油松等純林開展定株間伐,改善林分通風透光條件,并在林中空地補植其他樹種,逐步形成喬灌混交林和針闊混交林,促進林分生長發育。對以前營造的山杏、沙棘、楊樹等近熟林伐除枯死木,并在林下和林中空地栽植針葉樹種,促進林分更新發展。對退化沙棘林開展帶狀割灌 補植喬木措施,有計劃地進行改造更新。對次生林綜合運用間伐、割灌、補植、修枝和加裝防護網等措施,促進林分正向演替。(趙旭)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