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09-03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河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研究院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以實效為標準、以產業為紐帶,賦能林草科技新質生產力,將林草技術成功用于防沙治沙、“三北”工程建設、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特色林果提質增效、美麗鄉村建設等重要領域。
目前,河北省林草科學院科技成果轉化率從50%提升到68%,構建了“自主轉化 許可轉化”雙輪驅動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以科技力量助力林草高質量發展。
打通成果轉化
推進科技成果評價體系優化。加強實用性科技項目研發,著力構建以創新價值和應用實效為導向的科研自主評價機制。加強科研項目全流程管理,系統推進評價標準改革,完善健全覆蓋基礎研究、中試孵化、產業推廣的全鏈條服務體系,實現了從“論文數量”向“應用價值”的轉變,打通了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近10年,全省林草領域共創新科研成果96項,制定地方標準22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7件,審定林木良種25個,獲植物新品種權認定23項,引進引用許可林草技術50項,涵蓋經濟林、生態修復、園林花卉、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等領域。此外,科技創新及示范帶動效應持續增強,36項成果榮獲國家、省級科技獎勵。
緊盯自身成果轉化服務保障。建立省、市、縣三級林草主管部門常態化聯絡機制,重點打造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推動基層林場、龍頭企業等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建設。定期舉辦科技成果推介會、技術培訓會、現場觀摩會等活動,把創新科技成果從實驗室推廣到生產一線。促進科技成果與市場需求精準對接,搭建技術科研中心,開展關鍵技術研發、技術集成、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技術服務、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的開放性平臺。林草科技成果在承德、張家口、邯鄲等6地大面積推廣,涉及林場、苗圃及合作社40多家,簽訂技術合同金額3005萬元。同時,建成林草科技示范推廣基地50多萬畝,帶動全省各地發展面積超過120萬畝,培訓基層林草一線技術骨干和林農3.6萬人次,受益群眾近500萬人。
加快應用推廣
發揮河北沙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典型地區定位監測站的技術優勢,集成應用人工固沙林穩定性及優化經營修復等許可新技術轉化,實現了科技成果林業生產和生態治理緊密結合協調發展。
調查數據顯示,沿壩主要沙區白榆林分生物生產力提高15.8%,退化楊樹林改造后風速降低40%,輸沙率下降100%,林牧一體化生態經濟型修復模式實現畝均增收315元,沙地抗旱節水恢復植被技術節水率達40%,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分別提升至92%、90%,沙化土地生物綜合治理技術植被蓋度提高30%。壩上防風固沙林修復技術示范區白榆林木良好率提高28.4%,植被覆蓋度提升19.7%。加強壩上白榆近成熟林人工播種與斷根促萌、過熟林更替修復、中幼齡林撫育經營等更新改造技術推廣。其中,冀北沙化土地生物綜合治理技術和典型生態脆弱區植被建設技術兩項科技成果首次被西藏地區成功轉化應用,實現了河北生態修復技術在高原高寒地區的新突破。
推廣松、楊、榆、柳等林木良種,認定推進了退化林更新技術、生態修復技術及沙地節水、超深栽技術等在重點地區應用。10年觀測對比發現,干旱沙地林木超深栽造林綜合配套技術較常規技術節水約55%,造林保存率更是達到91.5%;最近3年對比顯示,已累計節約補植補造及灌溉成本230多萬元。目前,新技術成果已在張承地區推廣1.15萬畝,華北落葉松“龍林系列”良種示范林3年保存率達86.5%,林分及良種苗木生長量較母樹林良種對照使用新技術前提高26.1%。同時,在塞罕壩機械林場、木蘭林場、內蒙古赤峰等地完成推廣應用2140畝,良種造林保存率達81.5%,較常規生產提高15.6%,顯著提升了“三北”工程區及周邊相關地市華北落葉松良種使用率。
助力產業增效
以科技力量推動新成果落地。花椒實現新品種更新迭代,打造“井陘花椒”“涉縣花椒”等6個區域品牌,兩項產品均通過國家有機認證,在河北、四川、陜西等地推廣60余萬畝。推廣棗樹“一優五適”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和棗樹靶向病蟲高效防控技術,讓棗果裂果率、漿爛率分別降低9.01和12.56個百分點,食葉害蟲防效超過95%,農藥用量減少50%,年均每畝增產鮮棗約500公斤,已在滄州、保定、石家莊等主產區示范推廣24萬畝??购购肿儭敖鸸狻崩妗⒇S產抗裂“滄冬”系列冬棗、“曙光”系列金絲小棗等一批良種育苗新技術得到推廣,驅動了林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加大科技攻關力度。針對林草發展中的突出問題,組織6支專家技術團隊,制定科技攻關方案和實施細則,解決涉林涉草等問題100多個。近5年,相繼攻克萱草等宿根花卉育苗時間長、效率低下等核心技術,使育種周期縮短3年、育苗周期縮短6個月,“四叢”快繁技術相比傳統單芽育苗方式綜合成本降低60%多。良種繁育及省力化、標準化育苗技術在河北、遼寧、山東等地累計推廣7890畝,培養技術骨干2000多人,新增社會總產值1.21億元。研發的培養杯填土裝置、幼苗穩固裝置等系列林業實用新型專利,有效破解了傳統育苗的技術瓶頸,綜合育苗成本較傳統方式降低25%以上。新研發的嫁接固定裝置、樹木直彎器等專利技術,結合彩化樹種嫁接繁育技術,打破了大樹彎曲不可逆的傳統認知,在河北、山東、新疆、內蒙古等地累計推廣2.38萬畝,估算新增社會總產值3.33億元。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