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10年實施退耕還林工程1519萬畝,工程覆蓋了全省85%以上的縣級單位和90%的國土面積,涉及129萬退耕農戶、489萬農民。廣大退耕農戶普遍反映: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后,生態變好了,糧食增產了,農民增收了。
河南省從2000年開始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由于堅持按工程設計、造林、驗收和兌現補助,造林質量顯著提高。2008年經國家林業局華東林業調查規劃院核查,造林面積保存率99.4%,成林率82.2%。工程區新增有林地面積1000多萬畝,僅退耕還林工程一項工程10年使全省森林覆蓋率提高了4個多百分點。特別是天保工程區實施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兩項措施后,工程區森林覆被率10年間提高了近20個百分點,森林蓄積增加了225%。森林資源的快速和大幅度增加,顯著改善了生態狀況。據2008年對12個退耕還林工程縣監測,樣本縣年平均揚沙次數由2001年的5次減少到2008年的2次。工程建設重點地區南陽市列入國家保護的動物白冠長尾雉、黑鸛、紅腹錦雞、禿鷲、蒼鷹以及斑羚、水獺、大靈貓、金貓等數量明顯增加。
河南省地處山地向平原的過渡地帶,境內有大面積的泛風沙地和坡耕地,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后,顯著改善了農田生態環境,減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壤蓄水能力和土地的生產力,對夏糧影響最大的干熱風災害幾乎絕跡,在退耕還林減少376萬畝耕地后,糧食總產量穩定增長。全省糧食總產量由2000年的820億斤提高到2008年的1074億斤,2006年至2008年全省糧食總產量連續3年超千億斤。據對工程區12個退耕還林重點樣本縣監測,退耕還林343萬畝后,12個樣本縣糧食總產量由2001年的260.39萬噸提高到2007年的368.89萬噸,增長41.7%。
河南省退耕還林主要安排在糧食產量低而不穩、生態區位比較重要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山區和丘陵區占84.4%;黃河故道嚴重泛風沙區和一般平原縣占15.6%。退耕還林工程區也是貧困地區和農民增收的難點地區,河南省堅持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兩手抓,使退耕還林工程成為富民工程。據2008年對12個退耕還林樣本縣監測,農村居民的人均純收入由2001年的2028元增加到2007年的4246元,增長109%,樣本縣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94元。
為把退耕還林工程搞好,河南省各級都建立了退耕還林領導組織和辦事機構,切實加強了對退耕還林的組織領導;強化政策宣傳和技術培訓,為退耕還林實施打好堅實基礎;切實轉換造林機制,充分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加強退耕還林林地管護,努力提高林分質量和效益;嚴格按規定兌現退耕還林政策,確保林農得到實惠;暢通信訪渠道,認真解決好工程建設中的問題,確保工程健康發展。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