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相連,珠江涌霞。
咸濕的海風裹挾著南洋的氣息,掠過廣東江門新會天馬村的河汊。古榕的枝干虬結如龍,根須垂落成林,棲息其間的萬千白鷺倏然驚起,化作流動的星河。山海相望,廣州增城小樓鎮的古藤在晨光中舒展筋骨,藤蔓盤桓如仙人遺落的飄帶;茂名的古荔枝林掛滿紅霞,果香穿越唐風宋雨,浸潤著海上絲綢之路的帆影。
嶺南大地,古樹名木超8.5萬株,每一圈年輪都鐫刻著開放與交融的密碼。從唐宋商船聯通四海,到近代華僑反哺故土,古樹始終是這片土地的守望者。它們以根脈織就綠網,以枝葉書寫史詩,在年復一年的抽芽與落葉中,詮釋著“敢為天下先”的嶺南氣度。
陽春三月,廣州市中山紀念堂的百年“木棉王”紅花盛放
南有巨木 百鳥來朝
江門銀洲湖的晨霧未散,一株古榕以氣根作筆、江水為墨,在珠江三角洲洇染出1.3萬平方米的綠島。這株以獨木之姿站成森林的巨榕,根系纏繞著嶺南大地的體溫。
“是一棵大樹,有著數不清的椏枝,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一直垂到地上,進了泥土里。一部分的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躺在水上一樣?!卑徒鹣壬枋鏊墓P觸,此刻就呈現在我的眼前。
1933年春,巴金乘船過天馬河,但見水網縱橫處綠島浮沉,萬千白鷺起落如雪。他在《鳥的天堂》中寫道:“這棵榕樹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覽給我們看?!睅资旰螅T新會小鳥天堂的獨木成林奇觀愈發壯闊,氣生根交織成20畝的立體森林。
初冬時節,江門市小鳥天堂百年古榕冠如云,萬鳥齊飛
這棵長在河心洲的古榕,樹齡有410年,樹高約10米,樹冠覆蓋面積達1.3萬平方米,高空俯視,形如一枚巨大的綠色翡翠。
關于樹木的來歷,有這樣一段故事:明朝萬歷年間,為了阻擋來勢兇猛的河水,當地村民在河口處沉下一艘沙船作為沙洲。當時,船工隨手將用于挑沙的榕樹枝插在沙洲上,這根樹枝竟生根發芽,越長越大。地處水鄉,天馬村村民種田靠劃船進出,每次收工時他們都會默契地帶回一些泥土倒入沙洲中。這一傳統延續了100多年。
目前,公園里棲息的野生鳥類有141種,以野生鷺鳥居多。據小鳥天堂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介紹,“通過長期以來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力度,小鳥天堂已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鷺鳥自然孵化基地之一,每年從這里孵化的鷺鳥達到3萬多只?!?/p>
小鳥天堂國家濕地公園內的白鷺 王駿攝(中新社發)
小鳥天堂所在區域,還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這里物種資源繁盛,匯聚了大量的候鳥,而且擁有維管植物359種、野生脊椎動物208種。由于生態系統穩固,這里也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基因庫”。
近觀小鳥天堂,很難不被它的壯觀景象所震撼。當人們望著它的時候,不免心中追問——何等胸襟的土地能讓一棵樹長成如此氣象?古榕吞吐的嶺南長風給出了答案。
“流遠者必追其源,樹茂者必究其根?!惫艠涿镜某砷L,離不開地方的傳統與其獨特生長環境。二者相互滋養,共同構筑了一套可持續的保護體系。一方面,當地的自然地理與人文特點——特定的氣候條件、民間信仰、聚居模式催生并塑造了獨特的保護傳統。這些傳統并非無源之水,而是對當地環境長期適應的智慧結晶。另一方面,這些代代相傳的傳統習俗又反過來強化了古樹在當地環境中的神圣性與不可或缺性,使文化認同與生態價值緊密交織,從而超越了簡單的資源觀念,內化為一種自覺的、帶有情感熔鑄的守護行動。
廣東,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之一,蔚藍色的海洋文明塑造了開放包容的熱土。保護古樹名木不僅關乎生態,更是一場關于文化記憶與地域認同的延續。古樹名木,既是這片熱土上歷史的活化石,更是未來的播種機。
思接千載 風生萬里
走進廣州增城區荔城街蓮塘村,高大茂盛的烏欖古樹群,見證著生命的活力與歲月的沉淀。它們的樹冠如巨傘般展開,為下方的土地提供庇護,也為村莊增添綠意與生機。累累烏欖壓彎的枝頭,寄寓著豐收的喜悅——這些烏欖不僅是自然的饋贈,也是當地村民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
增城區林業和園林局綠委辦副主任李翱騰介紹:“該村古樹群由烏欖群和荔枝群組成,是廣州市內占地面積最大的古樹群。烏欖群共534株,平均樹齡123年。其中,最老的烏欖樹樹齡已超過350年?!?/p>
烏欖在我國有近2000年的栽培和應用歷史,宋代《圖經本草》就已收錄烏欖這種植物。烏欖,可以直接食用,還可加工欖角,提取烏欖油,可以說渾身都是寶。增城烏欖作為“增城十寶”之一,入選2020年首批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欖雕也是廣東特色雕刻工藝,首創于增城新塘鎮,早在明代便已盛行,到清代更是成為送往京城的貢品。歷史上最為出名的是清代咸豐年間的《蘇東坡夜游赤壁》花船,被稱為雕刻之王,堪稱工藝瑰寶。
數百年前,先民們不畏艱險,用勤勞的雙手在這片看似貧瘠的土地上墾田種烏欖,為后世子孫留下了一份不可多得的自然瑰寶。這些虬枝崔巍的古樹,本身就是歷史,同時亦見證并書寫著綠美廣東的時代新篇。
荔農也用起了DeepSeek!
今年茂名荔枝產業大數據平臺正式接入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這個AI小助手讓荔枝病蟲害診斷從人工經驗判斷轉向AI秒級分析,將診斷準確率提高至95%,生產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
廣東茂名被稱為“中國荔鄉”,種植荔枝已經有超過2000年的歷史,是世界最大的荔枝連片生產基地。全市荔枝種植面積逾140萬畝,產量約占全國的1/4。據測算,全球每五顆荔枝就有一顆產自茂名。如今,荔枝已不再只是長安華清宮的奢侈品,它最快72小時就能直達中東和歐洲,已然成為茂名的一張亮麗名片。
茂名高州貢園荔枝“虛懷若谷”
“1000多年前的樹能保存到現在。說明這里荔枝種植有文化底蘊、有歷史傳承,也說明柏橋人對生態環境、荔枝產業的保護意識很強,使千年古樹至今仍能造福于民?!?023年4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東茂名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荔枝種植園,與正在勞作的幾名技術人員親切交流。
目前,茂名出臺了全國首部古荔枝樹保護法律法規《茂名古荔枝樹保護條例》,“一樹一檔”守護2萬株荔枝古樹。同時,中山大學科研團隊在茂名試點建設“中大·柏橋科技創新工作站”,通過整合無人機巡檢、衛星遙感和地面傳感技術,精準檢測物候進程和病蟲害痕跡,檢測精度高達95%,為提升荔枝品質提供了翔實的數據基礎。茂名以“數字果業”為引擎,通過技術融合與場景創新,推動荔枝種植向“數智化”躍升,實現品質與效率雙提升。
在這片千年荔鄉的土地上,荔枝林正托起鄉村振興的璀璨圖景。蘇東坡筆下“日啖荔枝三百顆”的時令風物,歷經千年呵護,已成為澤惠嶺南的黃金產業。這顆嶺南明珠正以年產值突破110億元的蓬勃之勢,將林農的致富夢送往五洲四海。
灣區星辰 嶺南風度
“我們小時候經常在這些樟樹下乘涼、玩耍。誰家嫁女兒,會就地取材,打制樟木衣柜當作嫁妝,做好的衣柜耐腐蝕、防蛀蟲,寓意老一輩對晚輩的新婚祝福。”廣州市番禺區東沙村黨總支書記蘇惠康說。
走進東沙古樟樹公園,園內5株百年古樟樹,宛如5位智者,靜靜守望著村落的變遷。東沙村始建于明初,樟樹等古樹歷來被村民視為“幸福樹”“風水樹”。村里的古樹不僅見證了東沙村600年的歷史變遷,更承載了幾代人的情感記憶。
東環街以古樟為核心景觀,打造成了小而精、精而美的古樹公園,古樹花海景觀吸引大量游客,極大激活了這方水土的生態價值。這種“古樹 公園”模式既守護了“活的文物”,又打造了集黨建教育、科普研學、休閑游憩于一體的公共空間,讓古樟樹煥發新活力。
據了解,廣東省共有一級保護古樹770株,平均樹齡約645年,最高樹齡已超過1500年;名木81株,每株都有著感人至深的故事。
韶關市曲江區樟樹(陳美嬌 攝)
廣東省通過創新參與模式,加強宣傳引導,讓保護古樹成為全民共識,形成“人人護綠、人人愛綠”的良好氛圍。2024年,廣東推出古樹認捐認養模式。項目上線以來,得到各界群眾的積極響應。目前,全省已有880株古樹獲得認捐,累計籌集資金2800萬元,參與人數位居全國前列。
通過實施一級古樹名木視頻監控和保護工程,對851株一級古樹和名木安裝視頻監控。視頻實時監控數據回傳至廣東省林業監測數據管理平臺進行展示,實現24小時全天候精準監控和可追溯保護。各地積極運用木質針刺檢測儀、激光雷達、無人機等先進技術和設備,對古樹名木進行健康監測,建立古樹名木“電子健康檔案”。
近年來,廣東省多措并舉,不斷增強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力度,以實施古樹名木保護提升行動為契機,因地制宜,因樹制宜,利用“一樹、一園、一景”的資源稟賦,成功打造一批古樹公園。東沙古樟樹公園,便是廣東古樹公園建設的一個縮影。
廣東各地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挖掘古樹古村文化底蘊,大力實施古樹保護利用工程,推進珠海永豐古樹公園、深圳南山古荔枝園等20個古樹公園建設,通過種植苗木綠化美化環境,完善古樹公園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造古樹公園的生態美、景觀美和文化美。
河源市連平縣雅榕(張永林 攝)
廣東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廣東將持續深入挖掘古樹的歷史、文化、生態、景觀、經濟、科研價值,依托古樹資源建設涼亭、健身步道、休憩平臺等公共設施,以保護古樹名木及其自然生境為重點,大力打造古樹公園、古樹鄉村,讓古樹融入群眾生活,讓保護古樹名木的觀念在全社會流行開來?!?/p>
珠江潮音,千年未改。
當老榕樹前的船碼頭重現千帆過境的盛景,當古荔種子在春和景明中萌發新芽,嶺南大地也正在書寫新的年輪——那些深扎沃土的根脈,既承接著海上絲路的雨露,也伸展向粵港澳大灣區的星辰,將萬里河山渲染成永不褪色的青綠長卷。
編輯:李圣薇
初審:李燕
審核:苑鐵軍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