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博會首次重磅推出“綠色低碳展”,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作為“碳中和最后一塊拼圖”,在綠色低碳展區以全鏈條形式亮相,成為活動亮點。9月25日下午,以“解碼上?!闾肌桨?,共繪產業綠色未來”為主題的工博會ccus沙龍在綠色低碳展區舉辦。來自中船集團第七一一研究所、中國寶武鋼鐵集團、上海碳生萬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專家代表,圍繞ccus技術研發、示范應用和產業發展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入討論,為推動上海市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技術破局:ccus構建碳中和“新基座”
ccus是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的縮寫,是在ccs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全流程系統 。這一技術系統由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及封存等過程構成。簡單來說,ccus技術將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捕集、液化,然后再注入地下驅動石油開采或加以利用,既將二氧化碳永久封存在了地下,減少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又增加了經濟效益。隨著技術不斷成熟,對鋼鐵、水泥、化工、海運等難以脫碳的行業來說,ccus正從“可選項”變為“必需品”。
源頭把控:碳捕集技術實現高效“擒碳”
在工業點源捕集領域,上海長興島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的10萬噸級燃煤燃機全周期二氧化碳捕集與利用示范項目,采用了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復合胺基吸收劑,關鍵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國首套10萬噸級燃機低濃度煙氣碳捕集裝置,填補國內萬噸級燃機碳捕集裝置的空白,同時該項目也是國內最大且首個co2直供現代造船企業用于氣體保護焊的ccus全流程項目,對我國低濃度煙氣ccus領域技術水平提升和產業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船載碳捕集領域,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及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分享了最新突破。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自主研發的船用碳捕捉及存儲系統采用了co2高效吸收技術、co2低能耗分離技術、超臨界co2冷媒液化技術和快速低溫液態co2船岸轉駁等核心技術,實現了二氧化碳捕集效率超80%、液態co2純度達99.9%的優異性能。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的船載碳捕集系統擁有塔式噴淋和超重力兩種技術路線,噴淋式碳捕集系統工藝驗證充分、設計方法完備,超重力碳捕集系統采用新興的超重力過程強化技術,可大幅提升傳質效率。
在直接空氣捕集(dac)領域,黑鯨能源發展(上海)有限公司和易普斯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自研新材料、新工藝為基礎設計生產的直接空氣碳捕集裝備部署速度快、運維成本低,可為綠色能源(綠色甲醇、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合成燃料(e-fuel)等)及綠色產品提供綠色碳源。
點碳成金:多元利用開辟降碳新賽道
在co2的礦化利用領域,中國寶武展示了其鋼渣礦化co2示范項目的規劃與實踐,其創新鋼渣礦化技術,突破鈣提取率>60%、噸渣固碳10-20%,全生命周期碳減排1.5噸/噸渣,同步解決固廢與減排難題。瀜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也基于co2技術,利用鋼渣、鐵渣、粉煤灰等工業固廢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固碳微粉(goscm?)和負碳輕質碳酸鈣(gocarb?),實現了將工業固廢轉化成高附加值的工業原材料。此外,瀜礦進一步開發基于碳酸鈣的功能性母粒產品(gocomp?),并面向終端市場推出環保型復合板材系列(goboard)和各類建材、塑料、橡膠產品,打造了從ccus到綠色消費品的全鏈條解決方案。
在co2的化學利用領域,上海碳生萬物科技有限公司則代表了創新企業在碳利用領域的探索。該公司打通了國內首條空氣源制備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全鏈路工藝路線,突破碳源限制、實現全生命周期負碳排放,處于全球航空脫碳的戰略性技術領先地位。
生態閉環:碳封存技術筑牢降碳“最后一公里”
碳封存是ccus全流程的最終環節。中國海油加快海上油氣田綠色低碳轉型步伐,立足海洋資源和技術優勢,積極穩妥推進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研發與工程示范應用,培育發展負碳產業,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上游領域重點圍繞海上二氧化碳地質封存(ccs)和二氧化碳驅油提高采收率(ccus-eor)等方向,持續開展核心技術攻關與先導試驗,加快構建海上ccus技術體系,拓展應用場景,打造海洋能源新質生產力。
結語:匯聚智慧,共繪綠色新圖景
ccus技術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選擇,是能夠實現化石能源低碳利用,推動鋼鐵、水泥等工業過程低碳排放的關鍵技術。本次ccus沙龍的成功舉辦,為上海乃至全國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指明了新方向。通過搭建交流平臺,匯聚各方智慧,為上海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動能。
上觀號作者:上海經信委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