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yn.people.com.cn/n2/2025/0928/c378439-41366693.html
人民網記者 馬昌 莊志斌| 來源:人民網
中國每10枝鮮切花,就有7枝來自云南。
在被譽為“亞洲花都”的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場,日均流轉超3000噸鮮切花,2024年,斗南花卉產業園區鮮切花交易量達141.76億枝,交易額實現115.74億元,連續26年蟬聯全國花卉交易量、交易額、現金流及交易人次首位。
玫瑰的馥郁、百合的清冽、康乃馨的甜潤,沿著縱橫街巷漫溢開來……從零散種植到全鏈布局,從云嶺芬芳到全球飄香,“云花”的每一步躍升,都浸潤著開放的印記。
“鮮花競拍,在當時可是件新鮮事”
——從田間吆喝到多元化交易的不斷探索
“老板,這束康乃馨多少錢?”
“10塊。剛打理好的,你瞧這花瓣多精神,回家插瓶正合適?!?/p>
午后的鮮花零售市場依舊熱鬧,而大宗交易也正迎來一天中的繁忙時段。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的拍賣大廳里,交易席位上的鮮花經紀人緊盯屏幕,看準時機便迅速按下競價鍵。
時光倒回上世紀80年代,斗南還只是個以種植蔬菜、糧食為主的傳統農業村。1987年,華明升聽朋友說起種花收益不錯,便騰出自家一分地試種劍蘭。3個月后,這分地的花賣了160多塊——收益比種蔬菜翻了好幾番。嘗到甜頭的他,漸漸把家里幾畝菜地全改種了鮮花。
游客在斗南花卉市場選購鮮花。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彈指一揮,斗南的“花街”已不再是最初那幾條以路為市的窄巷。2002年,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在斗南正式落成開拍,當時拍出的第一號競品鮮切玫瑰,就來自華明升的花圃。鮮花競拍,在當時可是件新鮮事。這單交易不僅見證了中國花卉交易模式的歷史性革新,更彰顯了面向世界的開放決心。
其實,早在20世紀90年代,云南省就啟動了花卉產業的規劃與布局,提出把花卉生產特別是鮮切花生產作為新興產業來抓。多年來,從良種補貼、技術培訓到鼓勵科研院所與花農、花商深度合作;從推動多種交易模式建設到完善物流體系、配套金融服務,政策體系已覆蓋育種、種植、流通、銷售等產業鏈全環節?!对颇鲜』ɑ墚a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22—2024年)》更從品種研發、品牌建設等維度補鏈強鏈,讓政策紅利看得見、摸得著。
政策制定得再好,落不到實處也是空談。在斗南,當地構建起“政策宣傳 技術指導 金融服務”的下沉服務機制,通過政府主導、機構協同、平臺整合等方式實現了服務全覆蓋,讓花農、花商們不再對著政策文件犯愁。
除了對手交易與拍賣交易,電商交易亦是花卉交易的主要形式之一。談及花卉產業的發展,花卉電商交易平臺花易寶創始人兼總經理趙永能表示,政策支持與科技進步是兩大引擎。“國家新基建持續發力,高速路網與冷鏈物流日益完善,成本不斷降低,云南鮮花也得以更順暢地出村進城、走向全國?!?/p>
“十幾年前,花農賣花只能凌晨趕市場。”互聯網的便利與行業現狀的反差,讓趙永能萌生搭建在線交易平臺的想法:“為啥不讓花農在線賣花、采購商點點手機就能下單?”
通過探索鮮切花在線遠程撮合交易模式,平臺采用“先賣后采”的鮮花交易模式,優化中間環節,實現“花農多賣錢,花商少花錢”。2024年,花易寶開始開拓海外市場,將現有的國內供應鏈延伸至海外倉。
談及未來,趙永能眼中閃著期待,“希望花卉行業的供應鏈金融體系建設能進一步完善。通過政策引導、平臺搭建、金融產品創新等多維度舉措,構建起覆蓋全產業的金融支持網絡?!?/p>
“要從花卉大國向花卉強國邁進”
——由“規模為王”到“質效領先”
品質明明出眾,卻因缺名氣、少標識,只能靠走量求生,是不少花商的共同困境——花香也怕巷子深。
在云南省昆明市晉寧區張良花卉專業合作社的車間里,工人們正忙著分級、整理、打包,一束束鮮花經精細包裝后,整齊碼放……
這般熱鬧景象,要從15年前說起。2010年11月,張良看準花卉產業的向好前景,牽頭成立了合作社。
“單個農戶種花,不僅風險高、供貨不穩定,質量也參差不齊。但大家抱成團就不一樣了:風險共擔、供貨穩定、量質齊抓?!睆埩夹睦镞€有更深的考量:不“卷”價格,要“卷”質量、樹品牌,這樣路子才能越走越寬。
多年來,合作社堅持高品質、標準化、科技化發展路徑,推廣無土栽培、水肥一體化等現代農業技術,拓展銷售渠道,不僅銷往國內市場,出口量也不斷增加,社員增長至200多戶,鮮切花種植面積超過2000畝。“張良花卉”成為了當地響當當的花卉名片。
“張良花卉”是云南花卉產業從零散經營走向集群發展的一個縮影。而將視野投向更廣闊的時空,這片土地上的花卉故事,已經書寫了四十余載。如今,這里已成為全球鮮切花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產區之一。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繡球花。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不過,與花卉強國荷蘭相比,云南花卉產業的短板依然存在:自主選育品種數量差距顯著;標準化設施占比不高,設施分散;在交易端,全程冷鏈物流體系不夠完善,導致終端損耗率過高……
在云南省農科院花卉研究所所長李紳崇看來,花卉育種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的工程,需要雙向發力:既要擴大開放,引進差異化優質品種豐富結構;更要堅持自主創新,依托特色種質資源,實現種業科技自主自強與核心種源自主可控。
“非洲菊品種‘秋日’、月季品種‘赤子之心’、香石竹‘云紅2號’等我國研發的品種,相繼在歐盟、日本獲得授權保護并推廣應用。這個轉變對云南花卉產業發展來說,意義重大。”李紳崇說,在創新轉化應用上,育種要走差異化路徑,依托云南特色資源,開發“中國風”品種,把更多特色品種推向廣大消費者。
“目前,云南花卉產業已實現‘大’的跨越,未來更要在‘強’與‘優’上深耕細作?!崩罴澇缭掍h指向產業進階,“要從花卉大國向花卉強國邁進,實現世界第一,既需在種業‘芯片’技術上實現突破,也需要通過設施化與智能化在生產與流通環節的堵點上多下功夫,持續提升鮮花品質。種植端生產主體散小弱,靠個體經驗種植,如何解決‘誰來種花’的問題?那就用智能設施標準化倒逼生產模式由傳統經驗到數字驅動轉變。流通端呢?通過重構供應鏈,重塑國際電商生態,強化新品種權保護,優化全程冷鏈物流,著力降低鮮花終端損耗。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提質增效?!?/p>
“花卉產業的新質生產力,在哪?”
——以“科技 數字 融合”不斷拓展延伸價值鏈
2024年,斗南花卉產業園區接待游客達762.34萬人次,同比增長80%;旅游總消費實現2.74億元,同比增長17%。這些數字生動印證了斗南花卉文旅產業的澎湃發展動力。
昆明斗南花卉市場熱鬧非凡。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今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時,不僅肯定了云南花卉產業的發展成果,更指明了方向:云南花卉產業前景廣闊,要著眼全產業鏈,從種業端、種植端、市場端不斷深耕細作,讓這一“美麗產業”成為造福群眾的“幸福產業”。
在產業加速迭代的當下,花卉銷售端的變革也尤為亮眼——行業正從單一的“賣產品”向多元的“造生態”加速轉型,這一轉變不僅重構著消費場景,更重塑著產業價值邏輯。其中,數字化賦能的便捷體驗、定制化服務的個性滿足、可持續理念的綠色實踐,正成為破解行業同質化瓶頸的關鍵抓手。
為推動花卉文旅產業深度融合,斗南片區以金桂街為軸線,串聯起斗南花卉市場、中國斗南花卉展覽館、未來公園、彩云公園、滇池綠道、江尾美麗鄉村及斗南濕地公園等景點,構建成精品旅游線路,著力打造以花為主題,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高品質旅游目的地,不斷提升對游客的吸引力,以花為媒的“賞花經濟”正成為拉動文旅消費的新引擎。
今年6月,云南花卉產業首筆數據交易完成簽約——該數據產品基于斗南花卉電子交易中心3年積累的交易數據加工而成,涵蓋花卉品類、品種、色系、等級、瑕疵、開放度、花莖長度等精細信息。這一嘗試將分散的產業數據資源轉化為可計量、可交易的數字資產,為激活“云花”的數字價值打開了新空間。
創新的活力,不止綻放在云南。近年來,中國花卉產業在創新驅動下持續升級,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品形態日益多元、新意迭出。北京花卉交易中心深耕“花卉 ”模式,從鮮切花到園藝周邊豐富供給,線上與線下場景融合延伸服務;河南洛陽則推動牡丹從觀賞向深加工拓展,精油面膜、數字藏品等創新產品持續涌現……
“未來產業將朝著數字化、智能化、體系化方向發展?!崩罴澇邕M一步闡釋,“種源、種植、市場各環節都需要強化數字化服務能力,通過市場端數據反推研發與種植方向,打通信息壁壘,從根本上解決同質化競爭問題。這些數字化資產,未來能創造出更大的產業財富。”
望著窗外的花田,李紳崇語氣篤定:“持續推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不斷拓展和延伸花卉產業的價值鏈,花卉產業的新質生產力就在這里。”
從政策春風的浸潤,到科技創新的不斷突破;從品牌形象的蝶變,到未來圖景的無限延展,這條路或許仍需久久為功,但每一朵綻放的鮮花,都在悄然書寫著云南“美麗產業”向“幸福產業”的躍遷。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