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市地處珠江上游的黔、桂、滇結合部,退耕還林工程主要分布在洛萬、則戎、坪東、萬屯等24個鄉鎮(街道辦)和國營林場的陡坡耕地、石漠化耕地地帶。為了真正將退耕還林工程落到實處,鄢富成身先士卒,組織數十名技術人員,爬山涉水,翻山越嶺,深入每個鄉鎮(辦)、村、組、山頭地塊開展外業調查。在搞好外業調查的同時,認真開展內業設計,很多時候一干就是20多天不回家。因工程建設涉及到數萬農戶的切身利益,群眾的支持和參與十分重要。為此,鄢富成非常重視退耕群眾的思想發動工作,每年在工程啟動前,都要組織人員分赴項目區,主動配合項目區鄉鎮(辦),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干部群眾學習《退耕還林條例》等國家法規和政策,向干部群眾宣傳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重大意義和具體政策措施。
在退耕還林工程實施過程中,鄢富成與各項目鄉鎮(辦)人員緊密配合,切實處理好與村、組、農戶間的地權糾紛、林權糾紛。為確保工程建設質量,鄢富成和工程技術人員按照“分片包干”職責,經常深入工程第一線,一邊進行施工監督,督促施工隊伍和施工人員依照作業設計進行施工,一邊進行技術指導。造林地的撫育、管護是退耕還林工程成功與否的關鍵,在項目實施、管護和撫育工作中,鄢富成創新性地開展工作,結合興義氣候、地域等因素認真進行營造和管護模式的探索,在造林工程建設中,探索出了專業隊伍造林與退耕戶自行造林相結合的模式。專業隊伍造林主要采取兩種形式,一是組織民兵,通過培訓采取承包方式進行造林,二是把荒山承包給有營林知識、經驗豐富的專業隊伍植造。在護林方面,先后試行和推行了“戶營統管”和“戶營托管”等模式,“戶營統管”就是在明確農戶林權基礎上,以小班為單位,由村組織專業管護隊伍進行管護;“戶營托管”就是由所有權農戶委托具有管護能力的組織或個人進行管護。
興義市地處亞熱帶,水、土、氣候組合條件較好,適合多種植物的生長,但同時又因興義市位于云貴高原向廣西丘陵過渡地帶,境內地質地貌差異較大。在退耕還林工程建設中,鄢富成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遵循自然規律,因地制宜,將分類指導、科學配置樹種資源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始終。他通過與工程技術人員的充分調查研究,針對興義南部南盤江河谷地區的地質、植物生長特點,科學地提出在這一區域內重點引導農戶種植馬尾松、板栗、油桐等生態林和用材林木,且在植造方式上采取板栗、油桐和馬尾松混交和馬尾松與油桐混交兩種模式,這樣的樹種選擇和營造模式選擇不但適合當地的土質、氣溫條件,而且為農戶開拓了致富路子,受到退耕農戶的擁護。因為,板栗、油桐這兩種樹種在這個區域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水土保持力,且果實產量高、質量好。因此,當地干部把上述兩種混交植造模式稱為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雙贏”模式;針對東南部巖溶峰叢山地的土質、氣候狀況,重點引導農戶種植花椒、苦丁茶、金銀花、楸樹、桉樹等生態林、用材林和中藥材;依據中部地區多白云沙石山地實際,引導在這一區域植造以車桑子和柏木為主的混交林。至現在,幾大區域內的林木長勢非常好。退耕還林工程實施幾年來,在局領導和鄢富成的率領下,興義市先后確立了兩大營林模式——以板栗油桐混交、林竹結合、林藥結合、馬尾松純林為主的南盤江地區生態建設營林模式和以車桑子、柏木營林、金銀花營林、花椒、苦丁茶等為主的白云沙質山、石山區、半石山地區的生態建設營林模式,這些模式的確立和推行,有效提高了全市退耕還林工程的質量和效益。
退耕還林項目退耕前,涉及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于種植業、養殖業和勞務輸出等,生活長期徘徊在溫飽線上。農戶普遍在種植業上采用較為原始粗放的生產方式,廣種薄收,日出而勞,日落而息,時常是“養牛為種田,養豬為過年,養雞為花錢,打工為掙急用錢?!睘榱藢崿F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三贏”,2002年開始,鄢富成在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中,主動請纓,領辦了萬屯鎮退耕還林楊梅林基地建設,至今,萬屯楊梅已經成為一個響當當的品牌,在退耕還林農戶的帶動下,現全鎮共發展種植楊梅近萬畝,成為農戶增收的主渠道。全鎮每畝收入近5000元的退耕農戶已有6戶。萬屯村三組農戶張光春家共退耕還林種植楊梅6畝,從去年起楊梅掛果上市,當年就實現收入近三萬元,今年楊梅又獲豐收,可實現收入數萬元。張光春高興地說:“這一是靠退耕還林政策好,二是靠林業局的鄢富成主任一幫人,幾年來,他們不知為我們的楊梅產業發展花費了多少心血啊?!?/p>
興義市退耕還林工程實施幾年來,鄢富成為此付出了艱辛,立下了功勞。2002年以來,全市共完成退耕還林187500畝,其中:退耕地造林87000畝,退耕還林宜林荒山造林100500畝。退耕還林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正在日益顯現,興義市退耕還林工程真正做成了廣大干部群眾擁護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多次受到國家檢查組和省、州的肯定和好評,鄢富成也因此多次受到省、州、市表彰,先后榮獲“黔西南州綠化獎章”、 “貴州省綠化獎章”等。
踏遍青山、播撒綠色——這是鄢富成人生最大的快樂。如今,他又將精力集中在如何鞏固退耕還林工程的成果上來,繼續體驗著人生的快樂。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