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安徽省蚌埠市林業局深入貫徹省、市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全省林業工作會議精神,以林長制改革為抓手,聚力加強自然保護地、濕地及野生動植物保護力度,管理成效顯著提升。
一、自然保護地方面
圍繞自然保護地制度建設、執法監督、排查整改等方面,積極推進監管體系建設,自然保護地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推動建章立制。成立全市自然保護地管理保護利用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明確主要職責及工作制度。實行林長制網格員管理制度,構建“網格員+林掌APP”管理體系。推深做實“五長五聯”工作機制,強化部門聯動,加強聯合執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林業資源違法行為。
扎實開展整合優化,推進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編制報批,著力解決各類自然保護地交叉重疊、范圍劃定和功能分區不科學、邊界不清、保護與發展矛盾突出等諸多歷史遺留問題。強化自然保護地巡護路網、應急救災、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疫源疫病監管,嚴格自然保護地內建設項目準入審查,實現自然保護地保護管理規范化。
嚴格規范管護,加強排查整治。落實網格員巡護制度,重點對違規傾倒垃圾、未批先建、非法獵采野生動植物等破壞林業資源行為進行巡查處置,在重要防火區域加密建設火災監測報警系統,構建30分鐘應急救援圈。根據省級審查反饋結果,部署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遙感監測問題點位核實整改工作。重點開展自然保護地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治、違規侵占濕地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問題專項行動,共排查問題53個,均已完成整改。
二、濕地保護方面
組織濕地資源調查,嚴格濕地保護執法,開展濕地宣傳教育,濕地資源得到進一步保護。嚴格資源管理。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納入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通過開展“世界濕地日”等主題活動,大力宣傳濕地法律知識及保護常識,加強日常巡護巡查,嚴厲打擊破壞濕地資源的違法行為。印發《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通知》,在建設項目用地、新增耕地、增減掛鉤等項目審批時,核查項目占用濕地情況,減少占用濕地及對濕地生態功能的影響。督促相關縣區、管理機構抓好生態環境問題整改。
強化保護修復。結合林長制、河湖長制實施,建立市、縣、鄉、村管護聯動網絡,統籌做好濕地保護修復。加強省級重點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組織審查三汊河國家濕地公園濕地保護與修復方案。聯合檢察機關設立安徽省首家國家濕地檢察公益生態修復基地,打造全省首個市級檢察公益林。探索推行補植復綠、勞務代償等替代性修復方式,先后投入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110余萬元,增殖放流鳊魚、草魚、鰱魚等10萬余尾和螺螄、貝類等底棲水生物300千克,補植復綠6000余株苗木。
推動生態轉化。依托北淝河濕地生態優勢,曹老集鎮蓮藕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5000余畝,打造東海島蓮藕芡實生態園,蓮藕芡實總面積破萬畝,年產值2500萬元,解決周邊群眾就業200余人次,增加農民收入800余萬元。打響三汊河濕地品牌,發展生態旅游、生態研學等產業,年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推行“公司+農戶+商超+微商”運營模式,引導村民種植“三汊河”有機稻米、種養藕鱉等,挖掘濕地特色農產品市場附加值,目前已注冊商標8大類57個小項。
三、野生動植物保護方面
堅持“保護優先、規范利用、嚴格監管”工作原則,全面加強巡查監管、人工繁育、宣傳教育等重點工作,高標準高質量推動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走深走實。壓實保護監管責任。構建“市、縣、鄉(鎮)、村、生態管護員”五級網格化管理體系,常態化開展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巡護。
截至目前,各級林長及護林員野外巡護達3.8萬次,巡護里程7.6萬公里。發揮打擊非法貿易聯席會議制度作用,聯合多部門部署開展“清風”“網盾”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行為。2023年,全市林業部門共出動執法車輛195車次、執法人員671人次,監督檢查場所772處,查辦野生動植物案件15宗,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26人次,收繳雉雞、斑鳩等野生動物340只(頭、尾)、非法獵具漁具29張(個、臺),共處罰金1.696萬元。
廣泛開展宣傳教育。結合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愛鳥周等生態節日,創新宣傳方式、擴大宣傳范圍,發揮新媒體平臺和自然保護地宣教功能,大力開展主題宣傳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活動?,F已組織各類媒體宣傳30余次,發放宣傳資料1.1萬余份,科普受眾20余萬人,全社會關注野生動植物保護氛圍不斷濃厚。
推動生態保護修復。全力推進各類自然保護地建設,總面積289.6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的4.86%。大力開展濕地生態修復和自然保護地監管,實施退網還湖、退耕還濕、鳥類棲息地修復等工程,加強建設項目涉及鳥類主要遷徙通道和遷徙地的管理工作,野生動物繁衍棲息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種群數量呈穩增態勢。
提升收容救護能力。做好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監督管理,規范收容救護行為,督促指導張公山動物園加強救助設施建設,按規定上報處置野生動物死體。年初以來,共救護野生動物31種、81只,其中包括普通鵟、雕鸮、紅隼、縱紋腹小鸮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36只,夜鷺、池鷺等“三有”保護動物39只。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