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森林防火期間,林區克服高溫、干旱、大風、干雷暴活動頻繁、林內可燃物異常干燥等不利條件,采取超常規措施狠抓各項防范工作,把嚴防死守作為“防”的主要措施,把從嚴從細作為“管”的主要手段,把火不過夜作為“撲”的唯一選擇,取得了春防“零人為森林火災”的成績,打贏了春防工作“主動仗”。
用最細的措施查隱患、堵漏洞
春防前,管理局制定印發了林區森林防火約談、責任追究、宣傳工作、火源管理、聯防聯動等規章制度和森林防火獎懲辦法,規范提升隊伍、火源、聯防、獎懲等管理機制,從嚴落實防火責任,用鐵的紀律、鐵的規矩守住林、看住人、管住火。
春防以來,林區多次召開森林防火工作會議,分析防火形勢,對春防工作進行深入細致的安排部署,管理局還根據形勢變化,分階段、有重點地召開視頻調度會,下發緊急通知,對各階段防火重點工作提出嚴肅明確要求。
今年4月,林區各地氣溫迅速回升,大風天增加,干旱程度加重,極端天氣增多,森林火險等級持續偏高,嚴峻的森林防火形勢,讓林區各地都處于防火“高壓”態勢。
為了查隱患、堵漏洞,林區開展了最嚴、最細的防火督查,著眼“細枝末節”,較真碰硬,把防火這根弦越擰越緊……
清明節前,林區印發了《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森林防火專項督查工作方案》,分類細化各林業局、林場、檢查站、瞭望塔、野外作業點的督查事項15大類68項檢查內容和46條工作清單,確定了“三查、三有、十五問”的督查辦法,并成立了7個森林防火專項督查組,深入林區19個林業局、3個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1個原始林區管護局生態功能區對森林防火工作進行全面督導檢查。
4月5日至5月31日期間,重點國有林管理局黨委書記陳佰山,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局長閆宏光率工作組先后7次深入林區最基層,對林區森林防火進行全覆蓋式的檢查,他們深入各防火辦、靠前駐防點、檢查站、瞭望塔、村屯農牧業點等林區最前沿的防火“陣地”,足跡延伸到林區最偏遠的管護卡站,督促干部職工緊繃防范之弦,用最嚴格的紀律、最認真的態度、最負責的精神,嚴防死守,嚴控火源,打贏春防“攻堅戰”。
通過全面細致的檢查,工作組共發現檢查巡護、值班備戰、火源管控等方面的問題326個,管理局匯總印發了督查通報9期,要求相關單位對發現的問題立行立改。
“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春防以來,林區各督導組、暗訪組行程近4萬公里,采取巡回督導、暗訪抽檢、蹲點驗收整改等方式,對隊伍人數、機具配備、物資儲備等各類細節進行實地查看,摸準了最基層、最前沿、最真實的情況,通過嚴格細致的專項督查,徹底整治防火工作中存在的“麻痹大意”“打盹溜號”和寬、松、軟現象。
用最嚴的制度抓管理、強保障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是我國五大重點國有林區之一,在國家和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同時,林區也是國家一類重點火險區,生態安全是重中之重。
林區深刻認識到,只有采取超常規的措施抓常規管理,在“嚴”上不提條件、不談要求、不講代價,才能為生態安全提供保障。
林區各單位嚴格火源管控,重點加強了野外火源管理,制定了火源管控、火情監測方案,實行全面“三清”,徹底封山、包片管護,嚴格執行用火審批制度。
進入林區,處處可以感受到“嚴”管的成效,在各管護站、檢查站可以看到,入山人員和車輛的防火證號、身份證號、聯系電話、防火器具攜帶、有無攜帶違禁工具等詳細信息一一記錄在冊。同時,林區各單位在重點部位增設臨時防火檢查站,增加管護員,加大巡護密度,對各條路段嚴防死守,確?;鹪床蝗肓?、火種不上山,切實做到“封住山、看住人、管住火”。
煙囪有防火帽,車輛有防火罩;燃燒剩余物嚴格按照灰桶內加水攪拌晾涼、防火箱中轉存放、灰池集中掩埋的“三步法”進行處置;鐵路、公路、輸電線路設專人巡查……
一項項防火措施的不斷落實,為林區筑起嚴密的森林防火“安全網”。在管住外來人員的同時,林區不斷加大內部防火人員的自我管理力度。各單位督導組、流動稽查隊等不定期突擊檢查領導在崗、人員到位、責任明確、措施落實等情況,全面查找森林防火工作各方面存在的問題,對發現的問題立即整改,對違反管理規定者嚴厲責罰,徹底照亮“燈下黑”,讓火險隱患無處藏身。
進入春防以來,林區各單位把重點部位、重點時段、重點環節、重點崗位、重點人群“五個管住”的責任,落實到崗、到人、到戶,確保“無死角、無盲區”,以最嚴的尺度管控住每一個火源點,堅決防止人為森林火災發生。
山上,綠色的植物在積雪中展露頭腳,山下已然片雪無存。4月4日,根河林業局開拉氣林場大白山瞭望塔的瞭望員們爬上海拔1451米的大白山,駐守在山頂瞭望塔開始了瞭望工作。雖然山上白雪皚皚,但是瞭望員們的安全弦絲毫不敢松懈,6至7級的大風中,他們登上瞭望塔,通過電波把瞭望情況第一時間傳回根河林業局森林防火指揮中心。
進入春季森林防火期以來,林區投入資金整修232座瞭望塔,各瞭望塔人員實行24小時值守制度,定時定點與指揮部會晤,并嚴格落實防火責任,發揮瞭望監測“千里眼”的作用,嚴守綠色林海。
林區的3月,冰雪還未消融,安置在綽源林業局的16只“森林眼”已經上崗工作,將綽源生態功能區80%以上的面積納入觀察瞭望的視野,為森林防火工作保駕護航,這些森林眼進一步推動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瞭望監測工作逐步實現由“人防”向“技防”的轉變。
今年,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加快森林防火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在森林資源分布集中、火源控制難度大等重點地區和重點部位建設“森林眼”視頻監控系統,充分利用現有瞭望塔、電力、網絡等公共資源,采用先進的紅外探測技術與高清可見光視頻技術、智能煙火識別技術,實現森林火情24小時不間斷探測和自動報警,林區在智慧林業建設中邁出堅實的步伐。
在此基礎上,林區對轄區內的瞭望監測盲區進行踏查測算,采取飛機、無人機巡護、視頻監控、地面巡邏、重點駐防等措施,結合衛星熱點監測,形成空中、高山、地面立體監測網絡,做到林火監測全覆蓋,讓“眼睛”看得準。
通訊設備可以說是森林防火工作的“耳朵”,今年,管理局對防火通訊設施進行更新維護,對通信盲區采用短波、超短波、衛星電話、通信指揮車等相結合的措施,使森林部隊、航站、援外隊伍互聯互通,努力做到防火區域通信“無盲區”,讓“耳朵”聽得清。同時,善用機具裝備這些“靈活的四肢”,對各類機具裝備進行維護保養與測試,修補損毀的道路與橋涵,清除林木路障,維護停機坪、機降點、蓄水池,確保兵力不受阻,讓“手腳”有力量,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綜合保障。
用最實的措施筑牢思想防線
這天,克一河林業局街道上出現了一支龐大的車隊,在防火宣傳車的帶領下,全道路山地越野車、越野摩托車和來自克一河林業局各單位的50余名青年志愿者緊隨其后。仔細一看,每名志愿者的自行車上都安插了防火彩旗,長長的隊伍吸引不少行人駐足觀看。
這是克一河林業局團委組織青年志愿者開展主題為“生態保護建設 森林防火第一”的環城騎行防火宣傳活動,通過活動營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推進職工群眾的森林防火意識不斷增強。
俗話說“管火先管人”,只有管住人,才能有效地管住火源。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把宣傳教育作為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道工序,在防火宣傳的廣度和深度上狠下功夫,為職工群眾筑牢防范森林火災的思想防線,林區各單位紛紛行動起來。
一塊塊醒目的警示標牌,一張張宣傳單,一次次發人深省的警示教育,一個個鮮明的防火主題宣傳……春防期間,林區各單位運用多種形式,采取多種媒介,圍繞重點人員、重點時段、重點區域,將宣傳深入到戶,發動到人,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這些宣傳、警示無時無刻不提醒著人們,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意義,“森林防火、人人有責”的觀念在職工群眾心里深深扎根,形成人人明責任,人人知防火的良好局面。(凌鶴文)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