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身披鱗甲,悄然穿行于亞洲象國家公園候選區的溪澗與密林之中;它擁有黃黑相間的斑紋,在林中光影下具有良好的隱蔽性。它是蜥蜴家族中的“巨人”,也是我國爬行動物中的瀕危保護物種,它就是因鼻孔特征而得名的圓鼻巨蜥。
大家好,我是亞洲象“小強”,首先為大家播報一則快訊。近期,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勐侖管護所工作人員在開展日常巡護工作過程中,在保護區內拍攝到了這位蜥蜴家族中的“大佬”——圓鼻巨蜥。當時它正在一棵樹下打洞刨土,渾身是泥,體長約1.5米,當它發現工作人員后迅速逃離。作為《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的“極?!蔽锓N和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圓鼻巨蜥在野外難得一見,近距離邂逅更是不易,勐侖管護所的工作人員此前只在紅外相機中捕捉到它的身影。
近年來,在生態保護力度持續加大的背景下,這一珍稀物種的野外種群呈現穩定向好的趨勢,野外遇見頻次不斷增加,在亞洲象國家公園候選區的3個片區均有分布,棲息在海拔1300米以下闊葉林下。
在慣常印象中,蜥蜴多是攀爬與閃避的小機靈,但圓鼻巨蜥是個特別的存在。它不僅體形碩大,體長超過一米,而且常年伴水而居,是游泳潛水能手,在云南南部有“水蛤guó蚧gài”的俗稱。
作為頂級獵食者,圓鼻巨蜥的食譜極廣,小型哺乳動物、鳥類、爬行類、魚類……只要能塞進它的大口,都有可能成為它的腹中餐。
過去,由于非法捕獵、棲息地破壞等因素,我國圓鼻巨蜥的生存面臨威脅,種群數量銳減,但近年來,隨著我國自然保護地體系的不斷完善和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更新,一方面盜獵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另一方面棲息地得到了有效保護和恢復,為圓鼻巨蜥的繁衍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昔日罕見的“五爪金龍”如今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以我的家鄉西雙版納為例,近年來,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多措并舉筑牢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屏障,紅外相機的布設與應用成為生物多樣性監測的“核心利器”。通過這些“生態眼睛”全天候記錄野生動植物活動軌跡、種群動態及棲息地變化,不僅為保護區精準掌握生態狀況科學制定保護策略提供關鍵數據支撐,更有效助力維護生態平衡、守護物種多樣性。
圓鼻巨蜥的保護故事是亞洲象國家公園候選區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縮影,在這里,還有更多關于守護的故事在持續上演……
(總策劃:韓海闊 策劃:李霞 統籌:羅春明 執行:柴靜 徐華陵 指導單位: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支持單位: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 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西雙版納野象谷)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