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贛江南昌段藍藻水華現狀
?
一、藍藻發展態勢與當前現狀?
贛江南昌城區段的藍藻水華自 2025 年 7 月 24 日出現以來,經歷了多輪發展與波動。衛星遙感監測數據顯示,7 月 24 日藍藻首次在老城區近岸區被發現;8 月 18 日向江心擴散,至 8 月 26 日已覆蓋該段區域 73.2% 的水體;9 月 7 日曾短暫減少后,于 9 月 12 日再次反彈至 84.9% 的峰值,當時僅滕王閣景區附近近岸水域保持相對清潔。?
值得關注的是,進入 9 月中旬后期,藍藻水華的發展環境正發生顯著變化。9 月 17 日南昌最高氣溫仍達 37℃,但受冷空氣南下影響,18 日起氣溫開始 "斷崖式" 下降,當日最高氣溫降至 31℃,較前期高溫時段降幅超 6℃。截至 9 月 20 日,最高氣溫維持在 31℃,較降溫前的極端高溫已下降 6℃,且伴隨東北風 3 - 4 級及小雨天氣,9 月 19 日降雨量達 5.1mm,20 日出現毛毛雨天氣。這種氣象條件的轉變,為藍藻水華的控制帶來了積極影響。?
從影響范圍看,此次藍藻水華已波及贛江南昌段主支、中支、南支等多處江段,水體呈現明顯綠色并伴有異味。下游的豐城段在 8 月底曾因藍藻問題啟動 Ⅱ 級應急響應,經過綜合治理已取得顯著成效。?
二、應急處置措施與初步成效?
面對持續的藍藻問題,相關部門采取了多維度應急干預措施:?
這些措施已顯現積極效果。豐城段藍藻蔓延趨勢得到有效控制,部分河段水華由中度轉為輕度。南昌市水利局此前也表示事發水域狀況 "有很明顯好轉",而 9 月中下旬的降溫降雨天氣將進一步增強這些治理措施的效果。?
三、藍藻暴發成因的多維解析?
此次藍藻水華的暴發是氣象、水文與水質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 極端氣象條件是導火索?
2025 年夏季南昌遭遇歷史罕見的高溫少雨天氣,7 月以來平均氣溫偏高 1.8℃,高溫日數達 54 天,同時降水偏少 5.9 成。這種持續高溫、強光照、低水位的環境為藍藻繁殖提供了理想條件。而 9 月中旬前的持續高溫(9 月 16 日最高溫仍達 37℃)則加劇了藍藻的二次反彈。?
2. 水文條件改變是重要推手?
流域內閘壩、水庫等水利工程建設導致部分河段流速減緩,水體交換能力下降,形成靜穩水域,使原本流動性較強的河流出現類似湖泊的藍藻聚集現象。?
3. 水體富營養化是物質基礎?
盡管長江流域水質總體優良,但贛江等支流的氮、磷濃度仍能滿足藻類生長需要,為藍藻暴發提供了充足的營養物質。?
四、未來趨勢展望與長期治理建議?
短期趨勢:降溫帶來緩解契機?
氣象數據顯示,此次降溫過程將持續推進,至 9 月 26 日南昌最高氣溫將進一步降至 26℃,從 9 月 16 日的 36℃到 26℃,累計降溫幅度達 10℃。這種 "斷崖式" 降溫將顯著抑制藍藻的生理活性,配合風力增大(北風 4 級)帶來的水體擾動,藍藻水華的擴張勢頭有望得到遏制。但由于 9 月 22 - 23 日可能出現短暫回溫至 32℃左右,仍需警惕藍藻再次聚集的風險。?
中長期展望:逐步改善但徹底消除尚需時日?
入秋后氣溫降低、日照時間縮短的趨勢已不可逆轉,加之可能出現的秋汛影響,藍藻水華的發生風險將逐步降低。但考慮到水體中仍存在充足的營養物質,藍藻完全消失可能需要數周時間。?
長期治理路徑?
短期應急措施雖能緩解藍藻危害,但長期治理需從源頭入手:?
此次藍藻事件表明,在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天氣事件對水生態系統的影響日益顯著。建立 "氣象預警 - 應急響應 - 長效治理" 的聯動機制,將成為應對類似環境問題的關鍵所在。隨著降溫天氣的持續,贛江南昌段藍藻水華狀況有望在自然調節與人為干預的雙重作用下加速改善。
(編審/生態零距離)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