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聯合卡特彼勒基金會資助的“青州市彌河鎮三覺廟村段小石河二期治理項目”完成建設并成功通過專家驗收。來自中國科學院、湖北工業大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專家團隊經實地檢查后一致認為,該項目成效顯著,成功將昔日的垃圾堆積區改造為集生態保護與休閑功能于一體的綠色空間,為當地居民打造了更宜居的生活環境,也為類似地區的生態治理提供了寶貴經驗。
三覺廟村段小石河治理項目全景
治理前的小石河作為彌河水系季節性支流,面臨著多重生態挑戰:河道及沿岸垃圾堆積嚴重,環境污染觸目驚心;土質岸坡植被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河道淤塞且部分被農田侵占,行洪能力不足;安全防護設施缺失,存在安全隱患......這些問題不僅破壞了河流生態健康,更直接影響周邊居民的生產生活與人居環境。
項目實施前圖片
項目直面這些痛點,實施了系統化綜合治理:徹底清理清運歷史遺留垃圾,從源頭阻斷污染;修建生態護坡,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增強岸坡穩定性;實施河道拓寬清淤工程,顯著提升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汛期風險;護坡及河岸區域大規模植綠,顯著提升植被覆蓋度與生物多樣性。
項目實施后景觀
治理后的小石河三覺廟村段流域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改善,累計修復河道330米,恢復濕地面積8900平方米。曾經污水橫流、垃圾遍地的河道,如今已成為居民散步休閑的好去處,感官體驗與舒適度極大提升。植被恢復為昆蟲、鳥類提供了棲息地和食源。驗收專家在現場觀察到了白鷺等水鳥蹤跡,這是水質改善、生態向好的有力證明。項目還創新地引入經濟果林,未來果實收益可用于項目后期維護,形成“以綠養綠”的可持續機制。
護坡種植的鼠尾草等草本植物
岸邊的經濟果林
此外,項目在推動社區參與和共建共治方面成效顯著。實施期間,項目積極踐行“以工代賑”模式,優先招募當地村民參與河道清淤、岸坡整修和綠化種植等工程,不僅為社區居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就業機會和勞務收入,更增強了群眾對家鄉生態環境建設的參與感、認同感和歸屬感。在后期管護階段,項目還將繼續依托本地勞動力,聘請村民擔任果樹養護員和河道巡查員,既實現了生態環境的長期可持續管護,也創造了穩定靈活的本地就業崗位,真正形成了“生態得改善、村民得實惠、治理可持續”的良性發展機制。
村民參與植樹工作
即將進入干涸季的小石河
驗收專家組充分肯定項目成果,認為小石河治理項目是基金會匯聚社會資源、助力基層解決環境問題、增進民生福祉的成功案例。并特別贊賞項目將生態治理與社區發展、鄉村振興相結合,體現了"全民共治共享"的生態理念,為社會力量參與小型流域治理提供了值得推廣的實踐經驗。
圖為項目現場檢查后召開的專家驗收評審會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