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際,我們迎來第三個全國生態日。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四川天府新區時,首次提出公園城市理念,作為城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示范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讓我們一起回顧公園城市建設成果,共同繪就公園城市生態建設新畫卷。
左右滑動查看海報圖集
藍綠交織
描繪公園城市詩意生活
如今的成都,各類公園綠道、川西林盤、生態綠地星羅棋布、串珠成鏈,讓公園城市的“大戰略”變成了市民可感可及的“小確幸”。
作為公園城市,千園之城,并非只是公園數量,而是讓“整個城市成為一個大公園”,山巒層林盡染,平原藍綠交融,城鄉鳥語花香。
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其生態價值也不斷得到體現:環城騎行、龍泉觀日、錦江夜游、濕地觀鳥......在這里,總能悠然自在地找到屬于自己的安逸巴適。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類公園超1500個,天府綠道總里程超過9600公里,建成“回家的路”社區綠道4500余條,打造“金角銀邊”點位800余個,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升至45%,一組組數據見證成都如何把生態文明嵌進民生幸福。
以綠之名
錨固綠水青山生態底色
如果把視線脫離中心城區,眺望整個成都平原——西邊,龍門山與邛崍山脈相接之處,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靜靜鋪展,成為野生動植物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園;東邊,龍泉山自東北向西南蜿蜒伸展,如一條蒼翠巨龍橫亙在成都平原東側。
生活在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的野生動物們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林長制為抓手,高度重視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大力實施“五綠潤城”行動,突出打造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綠肺”和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城市“綠心”,有力夯實城市綠色生態本底,林長制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森林覆蓋率得到了提高,森林質量得到了改善。
生態本底持續充“植”,數據是最好的佐證——近年來,龍泉山累計實現增綠增景35萬畝;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已累計完成生態修復27萬畝。2024年成都“城市綠心計劃”(龍泉山保護發展案例)作為全國唯一案例榮獲“世界綠色城市大獎”。
九眼橋棲息的蒼鷺在錦江的淺灘里整齊站立 攝影:王勤
優秀的自然資源與良好的生態環境,也決定了成都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截至目前,成都擁有古樹名木183種9452株,高等植物3139種,獸類115種,鳥類586種,兩棲動物32種,爬行動物41種,生物種類位居副省級城市前茅。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內大熊貓母子出沒
生物多樣性不斷得以保護的背后,蘊藏著成都對綠水青山的守護,靈活實際地探索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實踐和超大特大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徑。
逐綠前行
彰顯林業產業發展優勢
在公園城市建設過程中,不僅需要構建綠色、宜居、生態的基礎環境,“綠”中淘“金”,探索生態價值向經濟社會價值轉換綠色發展路徑同樣重要。
作為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中唯一的超大城市和副省級城市,近年來,成都高標準推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和發展實際,瞄準超大城市林業產品功能加快向生態服務功能轉換的最大需求,推動林業產業加快向“小資源、大效益”轉變,努力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2024年,全市林業綜合產值超1000億元。
在此期間,成都創新構建“林地股份合作社 林業職業經理人(多元經營主體) 林業綜合服務”的“林業共營制”2.0模式,為有序盤活林業生態資源注入了強勁動能。
今年4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第625號公告正式發布,對全國90個產品進行地理標志產品認定并實施保護,其中金堂油橄欖、都江堰方竹筍、都江堰茶葉、彭州萵筍獲得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兼具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
近年來,在開展“天府森林糧庫”建設實踐中,成都從廣袤森林中激發出的無限潛能,將綠水青山激活,將金山銀山壯大。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