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德昌縣以“嚴密監管、高效救助、嚴厲打擊、廣泛宣教、夯實基礎”五位一體工作體系為核心抓手,全力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落地落細、見行見效。通過在野生動物救助、棲息地保護、執法監管、公眾教育及長效機制建設等關鍵領域持續發力,德昌縣已探索出一條契合地方實際、彰顯德昌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路徑。
在野生動物救助領域,德昌縣構建起“收容救護—科學康復—安全放歸”全流程閉環體系,保護成效顯著。2021年以來,累計成功救助野生動物106只,其中包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2只、“三有”保護動物44只,所有救助個體均在科學評估康復后,安全放歸自然環境。
保護地管理持續深化,生態空間源頭管控全面筑牢。全縣以4個自然保護地為核心載體,扎實推進勘界立標、能力提升與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同時壓實龍窩、新民、樂躍、寬裕4個國有林場屬地管理責任,搭建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巡護網格體系,實現全域覆蓋、無死角監管與動態實時監測,從源頭守住縣域生態安全底線。
執法監管閉環嚴密,打擊與防范協同推進。縣林草局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多部門,將“清風行動”、護鳥專項行動納入常態化工作,構建“線上監測 線下巡查”雙重監管網絡,對野生動植物非法獵捕、運輸、貿易等行為實施全鏈條打擊。截至目前,累計辦理非法獵捕野生動物行政案件6起,處罰金額達6940元,形成強有力震懾,有效遏制違法行為。
宣傳教育形式多元,全民參與氛圍日益濃厚。依托“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植樹節”等重要節點,德昌縣在12個鄉鎮(街道)廣泛開展生物多樣性主題宣傳活動,累計發放宣傳資料1.2萬份,覆蓋群眾超3萬人次。通過“新媒體傳播 傳統線下推廣”相結合的方式,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理念深入城鄉角落、走進群眾心中。
基礎工作不斷夯實,長效保護機制逐步完善。全縣已全面完成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穩步推進禁獵區制度建設與古樹名木保護工程。通過出臺《德昌縣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明確管護責任主體,常態化開展古樹安全隱患排查與病蟲害防治,系統性提升生態保護的科學性與可持續性。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