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林發育過程中,“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網絡共同驅動生態系統演變,通過在營養循環、生物多樣性維持和能量流調節中發揮關鍵作用來維持生態系統穩定?;诖耍×挚圃捍S柏團隊以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川黃柏人工林為對象,開展相關研究,揭示了川黃柏人工林“植物—土壤—微生物”隨時間序列的變化特征。
研究發現:川黃柏人工林林下植被由29個科的56種植物組成;林下植物從簡單群落結構向復雜群落結構過渡;礦質營養呈規律性變化;優勢細菌門從變形桿菌門轉變為酸桿菌門,而真菌優勢群落經歷了從巴西霉菌門到阿斯霉菌門的變化,最終到達羅氏霉菌門。此外,真菌群落Shannon多樣性主要由土壤N和pH驅動。該研究結果為川黃柏人工林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
川黃柏是我國傳統的大宗中藥材,其樹皮中含有多種有效成分,以鹽酸小檗堿為主要成分,具有抗腫瘤、抗炎抑菌、調節血脂等藥理活性。當前,川黃柏市場需求持續增長,但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集中連片種植和種植品種的單一化,引發土壤質量下降和土壤病原體發病率增加,威脅著川黃柏的產量和藥用質量。因此,闡明川黃柏“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統隨時間序列的變化特征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研究成果以“Change patterns of understory vegetation diversity and rhizospher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a chronosequence of Phellodendron chinense plantations”為題,于2025年8月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Forests》(三區,IF=2.5)。省林科院為第一完成單位,省林科院謝川高級工程師為第一作者,孫志鵬副研究員為通訊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廳重點研發項目和四川省林草科技創新團隊項目的資助。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