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城區開南街道的一片茂密林地下,麗江恒隆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基地負責人和萬龍捧起一顆重達2.8公斤的魔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目前,這片1200畝的林下魔芋基地迎來采收期,工人們穿行林間,采挖、去根、裝筐,空氣中彌漫著泥土與魔芋特有的清香。“這批品質好的魔芋,早被四川客戶以每公斤9.5元的價格預訂了?!焙腿f龍的聲音中透著自豪。這樣的豐收場景,正在麗江多個山區同步上演。
采挖的新鮮魔芋。(麗江融媒記者 趙麗軍 攝)
生態種植:林下經濟的創新實踐
“今天的測產數據顯示,林下魔芋畝產達1662.34千克。”麗江市經濟作物工作站農藝師和晨曦在測量點記錄著數據。這種“林芋”共生模式已成為麗江山區特色農業發展的典范:林木為魔芋提供天然遮陰,減少烈日直射;魔芋在生長過程中幾乎不需要化肥農藥,落葉腐化后成為林木的天然養料。
林下魔芋基地。(麗江融媒記者 趙麗軍 攝)
今年,麗江恒隆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基地首次嘗試的1200畝林下種植區,劃分為500畝良種繁育區和700畝商品種植區,預計總產量超1500噸。 從最初的傳統種植到如今的林下規?;l展,帶動15個村的3000戶農戶實現了增收。
產業擴張:數據背后的發展活力
2024年,麗江魔芋產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全市收獲面積70586.12畝,總產量79741.69噸,產值達7.45億元。魔芋收購價格在每公斤6元至7元,創近年新高。
農戶正在采挖魔芋。(麗江融媒記者 趙麗軍 攝)
“到2025年,全市魔芋種植面積達87893畝。”麗江市經濟作物工作站副站長張建祥表示,大田種植、林下種植和袋裝種植面積較去年均有顯著增長。這種擴張勢頭的背后,是種植戶信心的大幅提升。良好的市場行情帶動種芋價格水漲船高,產業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全鏈發展:從“山疙瘩”到“金疙瘩”的蛻變
2024年,全市8個經營主體加工產能達2.2萬噸,線下銷售魔芋產品約0.76萬噸,銷售額達1.9億元。產品類型從最初的魔芋干片、魔芋精粉,逐步擴展到魔芋低聚甘露糖等精深加工產品。
魔芋加工現場。(資料圖)
張建祥說: “我們的產品不僅銷往四川、湖北、河南、上海等國內市場,還出口法國、美國等國際市場?!蹦壳?,麗江共有魔芋產業相關經營主體87個,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格局。這些市場主體通過“公司 基地 農戶”的模式,將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增強了產業抗風險能力。
科技賦能:品質提升的堅實保障
麗江魔芋產業的快速良性發展,得益于一套完整的科技支撐體系。農技人員定期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進行科學種植和規范管理。良種繁育、病蟲害綠色防控、高產栽培等技術的推廣應用,為產業提質增效提供了保障。
市、縣專家組對魔芋進行測產。(麗江融媒記者 趙麗軍 攝)
“我們持續在魔芋良種繁育、林下種植技術等方面進行創新。”和晨曦表示,科技賦能不僅提高了產量,更保障了魔芋品質的穩定性。這種技術支撐使得麗江魔芋在市場競爭中逐漸形成品質優勢,為品牌建設打下堅實根基。
鄉村振興:特色產業的富民效應
魔芋產業的蓬勃發展,為麗江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山區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參與種植、基地務工等多渠道實現增收。一顆顆曾經的“山疙瘩”,真正蛻變為助農增收的“金疙瘩”。
剛采挖的魔芋。(麗江融媒記者 趙麗軍 攝)
產業興旺帶來的不僅是經濟收益,更激發了農村發展活力。隨著魔芋產業鏈的持續延伸,加工、物流、銷售等環節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這種特色產業與鄉村振興的深度融合,正在書寫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麗江答卷。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