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竹產業研究院:科技賦能讓翠竹生金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2025年09月12日 12:29 北京
浙江安吉是我國著名的竹鄉,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2022年11月,國家竹產業研究院在安吉正式掛牌,從此,“兩山”路上又多了一支綠色的生力軍。
3年來,這個新生的研究院積極響應國家“以竹代塑”號召,緊緊圍繞全國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浙江省竹產業二次振興目標,全面建設高質量發展支撐體系,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果,把最精彩的論文寫在了翠綠的竹海里。
16個創新聯合體如雨后春筍
國家竹產業研究院由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浙江省林業局、安吉縣人民政府合作共建。
中國林科院首席科學家、國家竹產業研究院院長于文吉表示,研究院的成立旨在打造全國竹產業人才集聚高地、科技創新紐帶和成果轉化平臺的樣板。3年來,研究院高效推進組織架構與制度體系建設,目前已初步建成“1個平臺 7個研究中心 N個創新聯合體”的系統框架。七大研究中心覆蓋竹基新材料、竹工機械裝備、筍竹資源開發、竹林高效培育、竹產品工業設計、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和竹材生化利用等關鍵領域。為構建科技賦能竹產業的“同盟軍”,研究院聯合國內竹產業細分領域的領軍企業,設立了16個創新基地。
在綠竹掩映的安吉縣綠色竹產業綜合體辦公樓里,一座452平方米的竹材綜合利用與性能綜合評價實驗室已建設完成,創業創新基地也同步落地。在國家林草局相關司局的指導下,在浙江省林業局和安吉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研究院二期建設已在積極籌劃推進之中。
4位院士領銜專家委員會
研究院下大力氣推進科研平臺和專家智庫建設,組建了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堅、蔣劍春、吳義強、杜官本領銜的專家委員會和46人組成的國家竹產業研究院專家智庫。
為強化青年人才引進與培育,研究院系統構建了以“院士專家委員會指導-青年科學家交流-專項項目扶持-創新聯合體實踐”為核心的新型人才培養體系。目前,研究院已建成中國林科院研究生專業實踐基地,聯合內蒙古農業大學設立林業工程博士后流動站,與浙江理工大學共建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同浙江農林大學開展林學專業博士聯合培養合作。研究院還打造了青年科學家論壇交流平臺,并推出多項青年創新創業支持計劃,全面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成長與成果轉化。
研究院積極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開放協同創新格局,已與東北林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等12家科研院所、高校及企業簽署全面合作協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此外,研究院持續強化與中央企業及竹產業龍頭企業的戰略協作,攜手中交集團、中國鐵建、華潤集團、中鐵一局生態建設、中咨集團、中林綠碳竹綜合利用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共同探索竹產業創新鏈與供應鏈深度融合機制,積極推進新技術、新材料在重大工程項目中的示范應用與循環發展模式落地。
破解產業鏈核心技術難題
圍繞竹產業鏈的關鍵痛點與瓶頸,國家竹產業研究院構建起“企業出題-研究院立題-產學研協同解題-市場驗效”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全面提升產業創新效能。
針對當前竹產業發展的迫切需求,研究院首批立項并啟動了8個重點攻關項目,涵蓋高性能竹基纖維復合材料高效連續化制造應用示范、大尺寸結構用定向重組竹集成材制備關鍵技術、竹材剩余物高效轉化多聯產技術、安吉縣筍竹資源高效利用技術研究與示范,以及浙江省竹產業高質量發展模式等重要方向。
研究院聯合多家企業開展協同創新,突破了新型竹基重組材料制備等關鍵技術,成功研制出12項新產品,包括竹筍生物發酵酒、高耐久性戶外用、家具用、交通建設用和門窗用竹基新材料等;開發出10項新型裝備,其中包括國內首臺(套)竹基單元樹脂浸漬連續化生產線。其中,研究院與安吉天友機械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首臺(套)重組竹單元備料連續化裝備,實現了備料工序的連續化生產,生產效率提升30%,能耗降低20%;與安吉竹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國內首例輕質高強竹重組復合板材,已完成生產線調試,全面投產后預計年消耗竹材30萬噸。
研究院成立時間雖然短,卻取得了多項突破性進展:在竹材生化利用方面,與浙江竺尖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功研制出100%竹筍蒸餾酒,酒精度達54.2°,且未檢出甲醇;牽頭編制并發布1項《重組竹地板》國家標準,以及《景觀用重組材料》《重組竹用竹束單元》等3項行業或團體標準。
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研究員、國家竹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張亞慧表示,在國家竹產業研究院這一高能級平臺推動下,浙江竺尖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的竹筍生物發酵酒(竹酒)項目、竹帝公司竹通用板材項目以及合竹科技公司人才項目已成功落地安吉。通過緊密的院企合作,科研團隊正在逐步攻克竹條染色、竹裝飾材防火等級提升、連續化材料制備等5項關鍵技術難題,助推竹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和高值化方向發展。
傾力服務竹產業發展
研究院積極組織申報并成功獲批浙江省省院合作項目“高性能竹基新材料制備關鍵技術研究”及浙江省林業碳匯發展技術支撐項目“竹木產品替代路徑與方式”,同時參與申報的國家林草局軟科學項目“竹材利用助力自然保護地碳中和實現路徑與對策研究”也獲立項。此外,研究院與湖州市林學會協作,圓滿完成“科創湖州·智匯計劃”科學家竹產業服務團相關工作任務。
科研人不負歲月不負竹。國家竹產業研究院組織團隊高效深入浙江、江西、福建、安徽、四川、湖北等地,調研了百余家竹產業代表企業與科研單位,完成了浙江省“以竹代塑”產品目錄清單的編制工作,組織開展技術培訓超350人次,并服務支持浙江省慶元縣、廣東省廣寧縣、福建省南平市、湖南省懷化市、江西省贛州市、江西省資溪縣、云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等7個市縣竹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與模式創新;同時,為安吉縣120余家竹業企業提供全覆蓋的科技創新服務,規上企業服務覆蓋率達100%。
研究院牽頭成功舉辦全國竹產業技術創新大會、國際竹材應用創新大會、“以竹代塑”產業新質生產力創新大會及浙江省“以竹代塑”專題展覽等一系列重要活動,并積極參與國際國內高層次平臺交流,先后亮相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綠色價值峰會、首屆世界林木業大會、全國林草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技活動周,以及央視《非遺里的中國》等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場合,有效提升了竹產業在國家戰略與公眾視野中的顯示度。
竹產業研究任重而道遠
國家竹產業研究院快速發展的背后,是科研人員助推“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生動實踐。
于文吉說,研究院將以新址建設為契機,打造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竹產業科技創新高地、產業集聚載體與對外展示窗口,構建起竹產業科技協同創新與成果孵化的新型平臺,加快推進竹產業裝備沿“一帶一路”走出去和“以竹代塑”產品國際化進程。通過設計賦能與創新驅動,全面提升竹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參與層次與競爭力。
如今,隨著“以竹代塑”倡議的全球推進和綠色消費需求的增長,竹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國家竹產業研究院將通過科技創新、政策扶持與產業鏈協同,繼續為竹產業快速發展提供強大的科技新引擎,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的“中國竹方案”。
來源:中國林科院
編輯:彭胡彎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