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海街道直沖村一河兩岸花團錦簇,美景如畫。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陳嬋 通訊員 區組軒
春風拂沃野,黨旗映新綠。今年是我國全民義務植樹運動開展44周年,記者昨日從區委組織部獲悉,今年江海區將以“黨建紅”引領“生態綠”,組織動員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兩企三新”組織黨組織、鄉賢、民兵、黨員群眾參與鄉村綠化“百村示范、千村提質”行動,推動“五個一”示范建設(種下一片桑梓林、打造一處公共休閑綠地、建設一條綠化景觀路、培育一批庭院綠化示范點和一片生態景觀林),以點帶面提升江海區鄉村綠美品質,深入推動全區鄉村振興,加力提速“百千萬工程”。
——種下一片桑梓林。桑梓林寄托著海外僑胞、鄉賢以及群眾建設家鄉的美好愿景。種下一片桑梓林,既為生態造就一道綠色屏障,更搭建了一座海內外鄉親情感聯結的橋梁,讓漂泊在外的游子記住鄉愁,讓扎根家鄉的村民看得見未來。比如,禮樂街道新華村組織發動海外僑胞、本土鄉賢和村民群眾,在僑房、村頭巷尾、房前屋后種下米蘭、樟樹等鄉土樹種,將綠美生態建設與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鄉村建設等一體規劃、一并推進。
——打造一處公共休閑綠地。邊角地變綠園,小空間大民生。江海區深挖鄉村綠化空間,統籌用好“四旁”“五邊”地塊、鄉村邊角地、閑置地和拆違地,將其改造成集休閑、健身、文化于一體的口袋公園。
——建設一條綠化景觀路。路網添新綠,出行暢民心。江海區按照“一路一景”標準種植宮粉紫荊、黃花風鈴木等觀花喬木,讓群眾、游客到鄉村綠美長廊游玩。為保持這一美景,各村通過設立黨員責任崗、組建護綠隊等方式,主動對路旁、河道旁的樹木進行管護,實現“四季見景”。此外,通過建設綠化景觀路串聯鄉村振興示范帶,帶動沿線農文旅等產業發展。
——培育一批庭院綠化示范點。庭院添新綠,文明入畫來。江海區鼓勵黨員家庭、“最美家庭”等率先垂范,為自家的菜園等空地添綠增顏。同時,通過“最美庭院評選”、村民積分制等形式,鼓勵群眾在房前屋后栽花種樹。
去年以來,江海區1戶庭院被認定為省級“美麗庭院”典型戶,7戶庭院被認定為省“美麗庭院”戶。此外,江海區還著力培育外海街道直沖村、禮樂街道新華村為市“美麗家園”示范村,禮樂街道烏紗村、英南村為市“美麗庭院”示范村。
如今,不少農戶的院墻上爬滿三角梅,窗臺上擺滿了多肉植物,形成了獨特的“微景觀”?!耙娍p插綠、立體植綠”模式深入人心,展現了“家居美、庭院美、家風美”新面貌。
——培育一片生態景觀林。青山織錦繡,綠水潤心田。江海區依托省級綠美碧帶建設,將都市農業生態公園、“羽林春秋”、龍舟公園等特色景觀串珠成鏈,成為江海區亮麗的生態名片。同時,在城央綠廊外灘濕地公園打造“濕地生態課堂”,種植鳳凰木、蒲葵、紫薇等耐水植物,形成兼具生態防護和美化功能的生態景觀帶。
為推動鄉村綠化常態化長效化,江海區各街道創新工作舉措。如外海街道開展“村級綠美工業園”創建活動,圍繞綠化覆蓋率、景觀設計、生態效益、長效管護等核心指標,對各村級工業園進行綜合評分,排名靠前的園區可獲嘉獎,激發美化工業園、提升生態品質的積極性,增強村級工業園對企業的吸引力。禮樂街道試點推行村級“綠美銀行”,將鄉村綠化與黨員責任崗、村民代表責任制、村民積分制等掛鉤。這些“接地氣”的舉措,讓鄉村綠化由“村里事”變成“家家事”,讓“愛綠植綠護綠興綠”理念深入人心,繪就了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生態畫卷。
(責任編輯: 吳惠英 二審:鐘建基 三審:徐鈴靜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