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荒漠化防治“中國方案”為世界作貢獻
——第十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側記
9月的內蒙古,依然滿目綠色,即使在無垠的荒漠,梭梭、沙柳、花棒等沙生植物也是生機盎然。
9月16日—17日,第十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舉辦。論壇匯聚了國內外政府部門、研究機構、社會組織和國際組織的代表、專家學者,展示荒漠化防治經驗、交流科學研究成果、表達合作意愿。
論壇會場,大家專注傾聽、熱烈討論;參觀現場,大家交流探討、期待合作?!爸袊幕哪乐问聵I,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眹伊謽I和草原局局長劉國洪在開幕式上講的這句話,正是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的生動體現。
展示科學治沙重要成果
在庫布其北緣鎖邊林帶,曾經的荒漠長起了無數樹木,420公里鎖邊林筑起了綠色長城,這樣的奇跡讓參觀的外國友人驚嘆。
在鄂爾多斯“沙戈荒”中北部新能源大基地,壯觀的光伏板陣列下,檸條等植物綠意盎然,前來參觀的外國友人感嘆“遠超預期”。
在鄂爾多斯以路治沙示范區,沙柳、檸條等植物在公路兩邊的治沙網格中顯現綠色。在觀摩現場,無人機、種草機器人、散草鋪設機等一系列高科技裝備,引起外國友人的極大興趣。
在黑賴溝孔兌綜合治理區,沙漠因緩緩流淌的孔兌河而更顯生機,檉柳、旱柳、沙柳在河岸邊綠意蔥蘢,外國友人紛紛在美景前合影。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劉國洪在開幕式致辭中介紹,經過長期不懈奮斗,中國可治理沙化土地的53%得到有效治理,呈現出“整體好轉、改善加速”的良好態勢,在全球率先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雙縮減”,重點治理區實現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近年來,中國為全球貢獻約25%的新增綠化面積,其中超過一半來自于三北地區的新造林種草。特別是2023年以來,中國政府全面推進“三北”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完成治理任務超1.64億畝,科爾沁沙地正重現稀樹草原風光,黃河泥沙輸入量大大減少,塔克拉瑪干沙漠戴上了“綠圍脖”。
劉國洪表示,中國政府將繼續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更加注重科學治沙,提升荒漠生態系統穩定性;更加注重戰略推動,打贏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更加注重綠色發展,提升防沙治沙綜合效益;更加注重國際合作,推進全球荒漠化治理進程,為全面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建設美麗清潔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唐芳林在主旨報告中指出,70多年來,中國政府始終把荒漠化防治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相繼組織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退耕還林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護修復等一批重點工程?!叭薄惫こ淌侨蛞幠W畲蟆v時最長的生態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打響兩年來,是“三北”工程建設史上投入力度最大、完成任務最多、建設成效最好的兩年。東部殲滅戰片區“綠進沙退”態勢明顯加快,中部攻堅戰片區區域聯防聯治格局基本形成,西部阻擊戰片區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全長3046公里的綠色防護帶實現全面鎖邊。
論壇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的介紹讓外國友人對我國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成果有了全面了解;論壇期間組織的參觀活動,讓他們對這些成果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關注荒漠化科學防治
針對荒漠化防治,參加論壇的一些嘉賓從多個角度給出科學建議,還展示了具體的應用案例。
“天生我沙必有用”“功能有限,價值無邊”“全球行動,優先保護”,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長盧琦介紹了全球沙漠生態系統的現狀、價值和保護。
對于未來,盧琦給出三點建議:盡快啟動編制全球重要沙漠保護名錄,并作為荒漠化公約秘書處的核心業務和抓手,力爭到2035年,全球一半天然、原生沙漠得到有效保護;定期開展全球沙漠及其周邊毗鄰區域監測評估,并將其納入SDG15.3.1的關鍵監測對象;鼓勵創建多個利益方參與荒漠保護和產業開發行動,分享、推廣、應用兼具氣候和生態多種效益的荒漠可持續利用新范式。
聯合國糧農組織土地與水資源司副司長諾拉?貝拉穆尼表示,糧農組織正積極聯合各方推進退化農地恢復相關工作,以“三北”工程70年長期規劃為范例,通過提前研判土地退化成因、明確土地權屬、嵌入農村發展計劃,實現農地可持續恢復。她認為,數據整合、科技支撐與多方合作是重要保障,需要建立國家土壤信息系統,借助遙感監測評估土地狀況,開展“土壤醫生計劃”賦能一線農民,并通過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等平臺共享經驗,與中國等會員國攜手,聯動全球伙伴,為恢復干旱區的退化農地貢獻力量。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傅伯杰認為,庫布其沙漠的鎖邊林草帶、以路治沙、光伏 治沙和毛烏素沙地“三元套嵌”、荒漠草原封育 檸條改良綜合治理等模式的應用,是鄂爾多斯荒漠化防治的優秀案例。他表示,未來10年“三北”工程將由單一植被建設轉變為全域生態保護修復,由區域整治轉變為全域高質量發展,支撐我國北方荒漠化地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
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楊文斌詳細介紹了低覆蓋度治沙理論,以及我國荒漠化治理的科技成果與實踐路徑。我國根據低覆蓋度治沙理論研發的底袋固沙技術壽命達40年、材料用量降低70%,配套機械進一步壓縮成本。目前,這項技術已在全國推廣,年推廣面積約100萬畝。
表達防沙治沙合作意愿
聯合國助理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副執行主任伊麗莎白·穆雷瑪在視頻致辭中說:“庫布其模式獲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可,其成功經驗已在非洲、中東及中亞地區推廣運用,該模式與‘非洲綠色長城’、聯合國‘生態系統恢復十年’行動計劃呈現高度契合性。”她表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期待與內蒙古拓展合作領域,重點圍繞大規模生態重建、資源效率與循環經濟,包括關鍵礦產資源可持續利用、綠色產業創新發展等方面深化協作。
“當前亞太地區面臨嚴峻的土地荒漠化與農業可持續發展挑戰,而中國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投入與機械化手段,在退耕還林、還草及生態修復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樹立了區域標桿。中國不僅在技術和知識共享方面發揮了引領作用,更通過多邊合作平臺,推動建立了亞太各國間的伙伴關系,這是實現區域生態安全與糧食安全的關鍵路徑?!甭摵蠂沙掷m農業機械化中心高級項目專家愷雯·馬丁內斯說。她希望通過此次論壇,激發更多合作意愿,共同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未來世界。
在參觀鄂爾多斯荒漠化防治成果的活動過程中,不少外國友人表達了與中國政府部門或科研機構深入合作的強烈愿望。
在鄂爾多斯以路治沙示范區的觀摩現場,來自非洲國家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土地英雄等人,對我國自主研發的保水新材料贊嘆不已,并希望與有關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爸袊紊巢粌H有技術,還有完善的協作體系,希望馬里能借鑒這樣的方案,改善當地沙化困境?!蓖恋赜⑿垴R里赫擼聯盟執行經理羅基亞圖?特拉奧雷說。
觀摩現場展示的無人機飛播,讓烏茲別克斯坦林草發展和荒漠化防治局處長穆拉特巴伊·加尼耶夫印象深刻。他說:“借助無人機飛播的國家不多,但是我們在中國看到了很多。這種方式節省人力,效率又高,我非常希望能和中國在這方面達成合作,推動這樣的項目落地我們的國家?!?/p>
在沙戈荒中北部新能源大基地,加納能源與自然資源大學教授阿莫斯·卡博巴說:“非洲有很多閑置的土地,光伏治沙是一個很好的模式,我們的政府也可以投資,利用中國的技術建立類似基地,在生態治理的同時也能消除貧困?!?/p>
“在巴西,我們正面臨荒漠化在東北部地區蔓延的趨勢,這是我此次來到鄂爾多斯的重要原因之一。我要深入了解中國在防治荒漠化方面的專業經驗與創新舉措,并探討巴中兩國在該領域開展合作的可能性?!卑臀髀摪罟埠蛧v華大使館二等秘書盧愷說。
展示荒漠化防治的模式、技術、經驗,分享荒漠化防治的“中國方案”,與更多受荒漠化侵害的國家和地區開展合作,幫助更多國家找到適合自己的治沙路徑,是舉辦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的重要意義所在。(白兆會)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