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市西豐縣位于遼寧省的東北部,地處長白山脈與松遼平原過渡帶,東西寬度66.5km,南北長82km,近似三角形??芎訖M貫縣境中部,碾盤河由東向西流經南部。東北與吉林省交界處有東遼河作為界河。東與吉林省東遼縣、東豐縣兩縣相連,南與清原滿族自治縣、西及西南與開原市相毗鄰,北臨吉林省梨樹縣。地貌結構為“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格局。
西豐縣屬長白山脈哈達嶺余脈的延伸部分,地貌屬雞冠剝蝕低山丘陵構造,海拔最高870.2米,最低120.0米。氣候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大陸性氣候特征明顯,具有山區氣候特征,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年均溫在5℃左右,無霜期142天,年降水量742mm,雨量較充沛,多集中6—8月份。土壤以棕色森林土為主,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高,土壤量微酸性,PH值在6.0—6.5之間。西豐縣森林資源豐富,區域面積402萬畝,林業用地259萬畝,森林覆蓋率為57.81%,天然林面積143萬畝。森林旅游資源豐富,境內有冰砬山國家森林公園,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高句麗城子山城墻遺址(東北抗聯紅色教育基地)等旅游勝地,被譽為“東北的巴馬,遼寧的小承德”,為全縣林業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圖為西豐縣林下參
近年來,西豐縣委、縣政府對林下經濟發展高度重視,堅持走“生態立縣”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推動林下經濟與傳統農業深度融合,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林下經濟的蓬勃發展,不僅帶動了全縣經濟的增長,還促進了生態環境的改善。林木得到了更好地保護,生物多樣性得到了維護,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更重要的是,林下經濟的發展讓農民們看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真諦,增強了保護生態環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隨著人們對健康和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增加,經濟林產品市場呈現出多樣化、高端化的發展趨勢。一些特色經濟林產品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同時,經濟林產品的加工產業也在不斷發展,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全縣林下產業主要以榛子、紅松、山野菜、林下中草藥、林蛙為主。
圖為西豐縣種植的林下山野菜——刺嫩芽
大力發展食用菌、山野菜、刺嫩芽產業。以振興、涼泉鎮、和隆鄉、營廠鄉、房木鎮等南部鄉鎮為重點,支持食用菌、山野菜歸圃種植,建設食用菌、山野菜基地,年采集林地山野菜30噸。引進和培育優良食用菌品種,推廣先進食用菌種植技術,提升產量和品質,加強對種植戶的技術的培訓,提高技術管理水平。鼓勵企業通過“公司 基地 農戶”等模式,實現規模化種植和標準化生產。加強對山野菜野生資源的保護,避免過度采摘導致資源枯竭,同時加大對山野菜歸圃后人工馴化栽培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加大對刺嫩芽深加工產品的研發力度,推動刺嫩芽產業與旅游、文化等產業的融合發展。
大力發展榛子、林下參產業。全縣榛子開發面積12.2萬畝,年收入約1億元。西豐縣是“國家森林生態道地藥材產業示范基地”縣,全縣林下參開發面積1.7萬畝,建成冰砬山林下參種植基地、和隆林場林下參種植基地,年收入約2億元。加強與科研機構合作,開展林下參優良品種的選育、凍害及病蟲害的防治。鼓勵企業和合作社開展林下參地理標志、有機產品等認證、商標的申報,通過品牌建設提升西豐林下參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
大力發展紅松果材兼用林產業。全縣現有紅松林5萬畝,其中已郁閉成林3萬畝,預計未來五年紅松面積可達10萬畝,年收入約2億元。
大力發展碳匯林。西豐縣碳匯林以中幼林為主,以紅松、落葉松、樟子松等生態樹種為造林樹種結構,以確保森林的碳匯能力和生態穩定性。目前已完成全縣園地林地草地定級和基準地價制定工作,為發展碳匯經濟奠定基礎。全縣人工林有林地面積86萬畝,其中:幼齡林面積24萬畝,中齡林面積11萬畝,近熟林面積22萬畝,成熟林面積28萬畝,過熟林面積1萬畝。符合可開發碳匯資源的約35萬畝。結合西豐縣地理環境進行估算,計入期選擇20年,計入期內按照每畝每年產生0.5噸碳匯進行估算,平均每1萬畝每年產生碳匯量5000噸(減排量受到經營管理情況影響,具有很大不確定性),目前CCER市場價按照75元左右預估,因此按照現行價格預估計入期內每1萬畝每年經濟效益為37.5萬元。
大力發展林蛙。全縣已開發400多條山溝,建林蛙池4000多個,看護房1000多個,發展養蛙戶1000多戶,林蛙存欄量近億只,年產商品蛙3000多萬只,產值近2.4億元。
發展示范園項目。2025年春季,林業產業在林業局黨委、各業務股室及林場領導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完成林業產業示范園6處。水曲柳純林示范園1處,面積13.3畝,栽植水曲柳苗木數量2300株;黃菠蘿純林示范園1處,面積7.4畝,栽植黃菠蘿苗木數量1500株;元寶楓純林示范園1處,面積22畝,栽植元寶楓樹木數量3600株;文冠果示范園1處,面積20畝,栽植文冠果苗木數量1500株;彰武松示范園1處,面積20畝,栽植彰武松樹苗數量1500株;胡桃楸示范園2處,栽植面積75畝,栽植胡桃楸苗木13000株;日本落葉松和水曲柳株間混交示范園2處,面積70畝,栽植苗木數量15400株;油栗示范園1處,分兩年建成,2025年播油栗種子1000斤,種子已播種完畢;2026年春季開始移栽,建油栗示范園20畝。
榛子園轉型項目。2025年春,明德鄉榛子園轉型200畝,栽植柞樹苗60000株;陶然鄉榛子園轉型200畝,栽植柞樹苗60000株。
圖為西豐縣冰砬山旅游項目星谷氧吧民宿
1.強化政策引導,優化發展環境。為了進一步推動林下經濟的快速發展,西豐縣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從資金、技術、市場等多個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協調金融部門為產業發展提供優惠的信貸政策,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解決了農民用錢難的問題。同時,還積極引進和推廣先進的種植、養殖技術,提高林下經濟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此外,林業部門還加強了對市場的調研和預測,為種植戶、養殖戶提供及時、準確的市場信息,幫助他們規避市場風險,實現穩定增收。
2.培育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升級。龍頭企業是林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h林業局積極培育了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林下經濟龍頭企業,通過他們的示范引領,推動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這些龍頭企業在資金、技術、市場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能夠帶動周邊農戶共同發展林下經濟。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訂單農業、股份合作等方式,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促進林下經濟的規模化、標準化發展。
3.開發旅游產品,促進產業融合。扶持和引導林產品加工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提高林產品附加值。西豐縣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和自然景觀,全縣通過加強森林資源保護、開發森林旅游產品等方式,推動林業與生態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開發冰砬山森林公園森林旅游項目和城子山國家4A級旅游景區旅游項目,帶動全縣旅游經濟發展。
4.加強品牌建設,提升市場競爭力。品牌是產品的靈魂,也是市場競爭力的核心。西豐縣高度重視林下經濟品牌建設,通過注冊商標、申請地理標志等方式,提升全縣林下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縣林業局還加強了對林下產品的質量控制和監管,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可靠。鼓勵企業參加各類農產品展銷會、博覽會等活動,展示西豐縣林下產品的獨特魅力,拓寬銷售渠道,提高市場占有率。
5.注重生態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是林下經濟的核心要義。西豐縣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原則,在推動林下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修復。嚴格控制林下經濟開發強度,避免過度開發和利用資源,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積極開展紅松果材兼用林建設,完成紅松造林4920畝。實施嚴格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防止過度采伐導致資源枯竭,維護生態平衡。加強了對森林資源的監管和保護力度,嚴厲打擊亂砍濫伐、非法占用林地等違法行為。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治理性修復礦山213畝。同時,還積極推廣生態種植、生態養殖等綠色發展模式,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6.加強人才培訓,提升產業素質。人才是產業發展的關鍵。西豐縣高度重視林下經濟人才隊伍建設工作,通過舉辦培訓班、邀請省農業大學教授、市林科院專家和鐵嶺市內的榛農專家就榛子育苗、栽植、墾復和榛子園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開展技術培訓等方式,加強對種植戶、養殖戶的技術培訓和指導。采取精心規劃,規模發展,集約經營,堅持分類經營,分區突破,因地制宜,在保證良好的生態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突出經濟和社會效益。鼓勵發展林下種植、養殖等產業模式,增加農民收入,豐富地方產業結構。同時,注重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林下經濟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積極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業就業,為林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信息來源:西豐縣林草局)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