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供圖)
近日,廣東省林業局正式公布第一批區域植物園和鄉土植物園名單,明確將廣州云溪植物園等26家遷地保護機構納入廣東省植物遷地保護體系。26家遷地保護機構分為8家區域植物園、18家鄉土植物園,包含植物園、樹木園、擴繁和遷地保護研究中心、種質資源圃(庫)等多種類型。
本次納入植物遷地保護體系的區域植物園和鄉土植物園,分屬于林業、農業、城管和教育等不同部門管理,按照功能初步劃分為植物園、樹木園、種質園和示范園4種類型,將致力于推動植物保護研究、可持續利用、人才培養、自然教育和園林園藝等綜合發展。如廣州云溪植物園現建有1座自然教育館、5大專類植物展示園、3條生態休閑步道,有1300余種鄉土、珍稀植物在此茂盛生長,展示了從熱帶到亞熱帶不同氣候類型的植物種類。
為持續強化植物遷地保護體系建設,今年3月,廣東省林業局印發《廣東省區域植物園建設指引(試行)》和《廣東省鄉土植物園建設指引(試行)》,分別對區域植物園、鄉土植物園的功能定位、園區建設及運營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其中,區域植物園指承擔區域重點保護、珍稀瀕危、特有植物的遷地保護與科學研究任務,以及重要植物資源的收集、保存、備份、擴繁、回歸、展示、可持續利用等任務而建設的植物遷地保護機構;而鄉土植物園則是以植物資源收集、保護、推廣、展示、科普宣教為主要功能的場所,收集對象包括但不限于鄉土植物,是國家植物園和區域植物園的補充。
近年來,廣東林業系統大力推進植物遷地保護體系建設,并將建設以華南國家植物園為引領的植物園體系納入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六大行動統籌推進,編制出臺《廣東省植物遷地保護體系規劃(2024-2035年)》,在全國首創提出構建國家植物園、區域植物園、鄉土植物園三個層級的植物遷地保護體系,按照“成熟一個、設立一個”的原則,推動形成植物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融合發展的新格局。據廣東省林業局透露,廣東省現有本土野生高等植物達6658種,約占全國的1/6;截至2023年,全省已建有植物園、樹木園、種質資源庫、保護中心、展示園、示范園、示范基地等多種類型的植物遷地保護機構35個。
(通訊員供圖)
廣東省林業局明確,到2030年,全省將提升或者新建區域植物園8~15個、鄉土植物園40~70個。下一步,廣東將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積極構建以華南國家植物園為核心、區域植物園為骨干、鄉土植物園為支點的植物遷地保護體系,加大組織領導,創新管理機制,加強政策引導,完善投入機制,強化科技支撐,切實加大對植物園建設的支持力度,依據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推進植物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提升廣東省植物多樣性保護水平,促進全省植物遷地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為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廣東方案。
廣東省區域植物園和鄉土植物園名單(第一批)
一、區域植物園
序號 | 名稱 | 依托單位 |
1 | 廣東樹木園 | 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 |
2 | 廣州觀賞植物種質園 | 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 |
3 | 深圳市仙湖植物園 | 深圳市仙湖植物園 |
4 | 深圳市蘭科中心植物園 | 深圳市蘭科植物保護研究中心 |
5 | 佛山植物園 | 佛山市林業科學研究所(佛山植物園) |
6 | 惠州植物園 | 惠州市林業科學研究所 |
7 | 東莞植物園 | 東莞植物園 |
8 | 南亞熱帶植物園 |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 |
二、鄉土植物園
序號 | 名稱 | 依托單位 |
1 | 廣州云溪植物園 | 廣州市白云山云溪景區管理中心 |
2 | 廣州海珠濕地鄉土植物展示園 | 廣州市海珠區林業和濕地管理局 |
3 | 廣州珠江公園棕櫚與蔭生專類植物展示園 | 廣州珠江公園 |
4 | 廣州從化櫻花專類植物展示園 | 廣東天適櫻花悠樂園有限公司 |
5 | 廣州神農草堂南藥專類植物園 | 廣州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 |
6 | 華南農業大學樹木園 | 華南農業大學 |
7 | 廣東藥科大學藥用植物園 | 廣東藥科大學 |
8 |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植物園 |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
9 | 廣東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植物保育科普園 | 廣東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 |
10 | 梅州皇佑筆南藥植物展示園 | 蕉嶺縣國有皇佑筆林場 |
11 | 汕尾市國有吉溪林場植物園 | 汕尾市國有吉溪林場 |
12 | 東莞市林業科學園 | 東莞市林業科學研究所 |
13 | 東莞市銀瓶山森林公園鄉土植物園 | 東莞市銀瓶山森林公園 |
14 | 中山植物園 | 中山市自然保護地管護中心 |
15 | 肇慶廣寧竹類植物遷地保護基地 | 廣寧縣林業局 |
16 | 廣東良田南藥植物園 | 廣東良田農林科技有限公司 |
17 | 云浮植物園 | 云浮市國有林場和森林公園管理總站 |
18 | 國家南藥種苗繁育標準化示范區 | 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銀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藥制造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 |
(陳贊亮 通訊員林蔭)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