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優良固沙樹種花棒開出花朵,唐希明欣慰地笑了。
唐希明在中衛市沙坡頭治沙項目區察看麥草方格扎設情況。(資料圖片)以上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讓家鄉環境變個樣子,讓后人不再受沙漠之苦”
初秋時節,站在寧夏中衛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高的沙丘上眺望,可見星星點點的綠色讓金黃的大漠涌動著勃勃生機,那是今年上半年栽種的灌木和草本植物都已成活。
剛吃完早飯,中衛市西郊林場場長唐希明把碗筷一推,背上餅子和水,出發趕往騰格里沙漠?!斑@一出門,就要干到天擦黑才回家,算下來,一天要在沙漠里待差不多10個小時,趕上大規模植樹季,時間會更長?!边@樣的工作節奏,唐希明已經堅持了32年。
1991年,從西北林學院畢業的唐希明回到老家中衛工作,成為一名林業技術員。受老一輩治沙人鍥而不舍、堅韌不拔精神的鼓舞,唐希明立志學以致用,“讓家鄉環境變個樣子,讓后人不再受沙漠之苦?!?/p>
第一代治沙人發明的麥草方格能成功固沙,但風吹日曬導致麥草方格風化,生命周期只有3年,反復扎設則成本過高。為解決這一問題,唐希明經過兩年多的試驗觀測,在扎好的麥草方格中播撒耐旱的沙蒿、沙米、沙打旺等草種。風把種子吹到麥草方格的四周,經過降雨,種子發芽生長,會形成植物草方格,此時再在方格中栽種耐旱樹苗,可達到永久固沙效果。
然而,要在沙漠中把樹種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10年前,我在中衛沙坡頭區長流水村造林,那里干旱少雨,需要從40多公里外的地方拉水灌溉,造林速度慢、成本高,成活率還很低?!碧葡C髅刻於荚谒伎继岣邩涿绯苫盥实姆椒ā?/p>
“有一天我實在走不動,就找了根木棍拄著,沒想到這一拄,迸發出發明造林‘神器’的靈感?!碧葡C鞲嬖V記者,沙漠里的干沙層厚達30厘米,以前用鐵鍬植樹,栽得淺,樹苗根莖很難吸收到土壤深層的水分,經不住夏季高溫,就容易干死。
“棍子在沙漠里扎出的一個個洞,啟發我發明出一種‘干’字形鐵制植苗工具?!碧葡C鹘忉?,使用時,工具底端的卡口卡住樹苗根系,雙手扶好,用腳一踩,將根直接送入50厘米深的濕沙層,幾秒鐘就能栽好一棵樹,也無需額外灌水。
辦法雖“土”,成效不小。這一工具使造林成活率達到85%以上,比過去提高了25%,造林效率提高了1倍,為國家節省資金超過6000萬元。2017年,這一工具被命名為“水分傳導式精準型沙漠植苗工具”,并獲得實用新型專利,不僅中衛治沙人人手一個,還廣泛應用于內蒙古、陜西、甘肅等地。
解決了怎么種的問題,還要探索種多少的規律。
“種多了,水量不夠,植物容易死;種少了,不能有效發揮防沙固沙的作用?!苯涍^長期實踐,唐希明的團隊總結出“因地制宜、適地適樹、依水造林、以水定綠”的經驗:在1/3的麥草方格內栽種植物,自然降雨量即可保證樹木的正常生長;種植時選擇耐旱的鄉土樹種,合理配置喬灌草比例,治理模式行之有效。
如今,中衛市168萬畝沙漠已治理約90%,唐希明參與的就超過73萬畝。在一代代治沙人的努力下,騰格里沙漠沙線被逼退25公里,綠色長廊保障了包蘭鐵路暢行無阻,當地人也通過防沙治沙、發展沙產業實現增收致富。
“我組織起一支300多人的隊伍,為他們培訓造林專業知識和技能。每人每年通過到各地參與治沙造林可增加6萬元左右的收入,改善了生活。”此外,唐希明還引導當地人種植沙蔥和經濟林,“沙漠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防沙治沙的基礎上,我們更要學會利用沙漠資源,大力發展沙漠旅游、沙漠牧場、光伏發電等產業,形成人沙和諧、沙為人用的良好局面?!?/p>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