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文藝名家駐校計劃活動走進福田區景鵬小學。知名閱讀寫作推廣人、深圳市教育學會文字總監謝晨,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高級工程師、“紅樹講堂”牽頭人胡柳柳走進福田區景鵬小學,以“生態文學密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題,為該校五年級學生帶來一堂融合了生態教育、生命價值觀教育與文學教育的大課堂。景鵬小學書記、校長曾曦全程參加活動。
據了解,每年10月到次年4月,都有數以十萬計的候鳥到深圳灣越冬,到紅樹林觀鳥成為了許多深圳市民的戶外愛好,也讓這里也成為深圳孩子們自然觀察和生命體驗的課堂。
活動伊始,景鵬小學師生觀看了由福田區文聯、福田區教育局聯合出品的生命價值觀教育動畫片《時空回眸》和紅樹林生態保護志愿者、小作家王嘉人同學《我與黑臉琵鷺的故事》的演講視頻。據了解,《時空回眸》是一部充滿紅樹林元素的作品,它以“一顆紅樹種子克服艱難長成枝繁葉茂的大樹”和“從宇宙大爆炸到生命的誕生”兩條故事線,向孩子們展現了生命的起源與發展,責任與擔當,呈現了對生命個體的深情禮贊。
《我與黑臉琵鷺的故事》是福田區明德實驗學校五年級學生王嘉人在2025元旦舉行的深圳青春文學沙龍活動中的即興演講視頻。據介紹,王嘉人同學近年來數次深入紅樹林觀鳥,研究紅樹生態、做志愿者,組隊創作黑臉琵鷺桌游,目前正創作具有自傳色彩和科幻味道的動物小說,謝晨盛贊她是“校園文創小達人”、“紅樹林形象代言人”。
深圳紅樹林保護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中國典范之作。2023年9月6日,《濕地公約》常委會第62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國提交的區域動議提案,國際紅樹林中心正式落戶深圳。2024年11月5日,國際紅樹林中心揭牌。活動中,紅樹林生態保護專家胡柳柳依托多年濕地研究經驗,以實地拍攝的珍稀影像、護鳥志愿者紀實故事為媒介,通過潮汐律動、候鳥遷徙軌跡等詳實數據,解析紅樹林胎生繁殖的生存智慧;結合招潮蟹與紅樹共生案例,詮釋“謙卑對話自然”的生態哲學,引導學生從科學認知升華為生命共情,讓生態保護理念悄然扎根童心。她鼓勵深圳學子“用腳步丈量濕地,以真心聆聽草木私語,讓科學之智與人文之情共筑生態長城。”
紅樹林保護區、深圳灣是深圳人的觀鳥勝地,也是深圳孩子的寫作靈感富礦。2018年,由紅樹林管理局、福田區教育局、深圳市學生文聯共同發起成立紅樹林青少年文學創作基地,已有33所生態教育、文學教育特色學校獲得掛牌。自2024年11月起,一場紅樹林題材生態寫作征文活動在全市青少年中展開。此次生態保護與文學講座,正是應景鵬小學及該校觀鳥社、文學社的征文寫作指導邀請舉行的。
謝晨以動物小說作家袁博《內伶仃島上的獼猴》的故事內容展開深圳生態文學的魅力。深圳的生態環境也為孩子們的文學創作提供了不竭的靈感來源,據他介紹,福田區華新小學組織學生數年來深入紅樹林觀鳥研學創作推出《云水童詩》詩集,福田區下沙小學400余名學子創作《校園鳥窩失蹤迷霧》。由此,謝晨表示:“紅樹林生態文學征文選文第一標準是要通過寫紅樹林的動物、植物,人與動植物的故事,傳達‘生命如此和諧美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彼岢觯浀鋵懽鳌⑸鷳B文學與科幻小說已成為深圳青春寫作三大流派,并鼓勵學生從閱讀經典、田野調查與文學想象中汲取靈感,創作兼具“陽光、好玩、硬核”特質的校園文學佳作。謝晨認為,青少年生態文學寫作的重要密碼是表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
據悉,該生態教育與文學教育主題講座還將深入深圳多所學校舉行。
(受訪單位供圖)
編輯 吳詩敏 審讀 張雪松 二審 桂桐 三審 王敏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