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供圖)
陽春三月,隨著氣溫的持續回暖,黃埔大地染上了春色,處處透著盎然的綠意,市民游客紛紛走出家門,踏青賞花,享受春日的美好時光。
即將迎來最佳賞花期 創業公園櫻花開放
在黃埔區廣州科學城的創業公園內,記者看到,廣州櫻已陸續開放,花朵嬌俏輕盈,微風吹過,輕舞枝頭。雖還未到盛花期,但已經有不少游客跟著春天的腳步提前到來。
據了解,創業公園櫻花林種植了約618株櫻花,品種有中國紅、廣州櫻。中國紅和廣州櫻是次第開放的,中國紅花期在2月-3月,廣州櫻花期在3月-4月。
近年來,到創業公園觀賞櫻花,已經成為廣受市民游客喜愛的文旅活動?!霸跈鸦ㄊ㈤_的季節,前來賞花的游客日均可達4000-5000人次?!眲摌I公園負責人米子璇表示。
創業公園12.2萬平方米園林以雪浪湖的水景為背景,環湖種植觀葉、觀花植物,搭配親水棧道、觀景平臺、夜間燈光秀等,利用光影技術營造湖面燈光藝術。公園既有獨樹成景的高大喬木,主要是榕樹、南洋楹,也有叢植成林的喬木,主要是櫻花、落羽杉等。利用植物的高度差,在空間上延伸觀景空間,利用植物不同的花葉期,豐富觀景色彩,讓游客體驗四季不同的風景。
“綠”意涌動 城園融合煥發生機活力
三月的黃埔,萬木吐翠,百花爭艷,青梅飄香。香雪公園的青梅即將迎來成熟的季節,圓圓的、青翠的梅果懸掛枝頭,為公園增添了幾份春日的樂趣。
據香雪公園負責人張其云介紹,香雪公園內有梅樹3770多株,園內梅花主要分為青梅區和花梅區,品種有青梅、宮粉、朱砂、綠萼、美人梅等。
過去,香雪公園以梅花綻放時“不是飛雪勝似飛雪”的盛景而聞名?,F如今,以廣州全力構建以華南國家植物園為核心的“1 3 N”廣州城園融合體系為契機,香雪公園正以保護植物多樣性為主題,迎來新的蝶變。
2024年香雪公園成功申報成為華南國家植物園城園融合體系第一批專類植物展示園,目前正在進行梅花專類園建設,今年計劃增種梅江玉蝶、英紅宮粉、粉花宮粉、粉白宮粉和骨里紅等5種梅類植物,同步完善科普牌等內容設施。
在另一個竹類專類植物展示園——牛角嶺公園,正在推進實施綠化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水文生態修復。
牛角嶺公園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為前提,以本土竹林景觀為底色,搭配多色譜、多品種、多元素的植物和景觀小品,采用“竹海清風”設計,用800米S型環山游步道連接四大竹種功能分區,種植各類竹種,形成竹類專類展示園的科普主游線。
同時,通過增種竹子品種、優化竹林長勢不良區域、增設詩竹小徑等措施打造了竹類園中園等景點,目前,園區現栽竹類品種達13種,竹類管養占園區綠化管養的三分之二,依山就勢建有環山園道、登山徑、公園展陳館、湖體濕地等基礎設施。
據牛角嶺公園負責人付曉明介紹,通過構建城園融合模式,園區采取一系列的生態和自然保護舉措,豐富公園城市的游覽體驗,滿足人們對自然景觀和文化體驗的需求,同時將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的理念充分融入城市發展中,助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黃埔。
持續增園添綠 全域公園營造詩意環境
創業公園、香雪公園、牛角嶺公園是黃埔區全面推進公園城市建設的縮影。
黃埔區堅持以公園城市建設為抓手,持續促進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深度融合。據廣州市黃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廣州開發區建設和交通局)副局長莊臻介紹,自2022年全域公園城市建設工作全面啟動以來,黃埔區充分挖掘轄區內山水林田湖各類生態資源,以“園中建城、城中有園、推窗見綠、出門見園”為目標,積極探索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新實踐,持續深入推進“1個‘百’、3個‘千’、5個‘城’”九大特色行動。經過持續增園添綠、貫通慢行系統,全區累計建成四級城鄉公園190個、綠道666公里、連城森鄰道130公里。公園城市面貌基本形成。
近年來,該區扎實推進園林品質提升工作,因地制宜,精心塑造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景觀,如黃埔公園的生態水景、創新公園的四季花海、香雪公園的十里梅林、創業公園的浪漫櫻花以及中山公園的“小鳥天堂”等,不僅顯著改善了城市的生態環境,也為市民游客創造了更多出行游玩、戶外休閑運動的好去處。同時,以綠道、城市林蔭道等,串珠成鏈般串起城市公園、口袋公園、公共綠地等綠色資源,全面打造“人在城中,城在園中”的宜居環境,實現市民家門口就是公園,游客走在馬路上就可以觀賞最美風景的效果,努力向“整個城市就是一個大公園”的美好預期邁進。
在當下時節,不僅創業公園內的風景宜人、環境優美,走出公園,沿著香雪三路往兩邊走,沿途的木棉花也正開得火紅熱烈。木棉花朵大而紅,花開艷麗,花朵簇擁枝頭,如漫天紅霞灑滿天際般壯麗,也吸引了不少路人駐足拍照打卡。
此外,黃埔區還積極拓展“公園 ”場景。其中,以運動休閑主題,建成全齡智能體育公園1個體育專類公園,以及濱江體育口袋公園、瓦壺崗體育口袋公園、揚帆體育口袋公園等體育主題口袋公園,并在新建口袋公園中配套體育運動設施,在10處現有城市公園加建體育設施等,開放轄區內17個公園草坪共享區域試點,為群眾提供家門口的休閑運動空間。利用古樹群落,因地制宜建成創新公園古樹園中園、蘿峰山下荔枝古樹公園兩個古樹公園,發揮古樹公園的休憩、科普、文化功能,守護文化根脈和鄉愁記憶。
值得一提的是,該區以“百千萬工程”深入實施為契機,在典型鎮、典型村、產業園區周邊通過空間整治提升,建設生態公園、口袋公園等開放直達的綠色公共空間;對城市邊角空間、灰色空間進行提升利用,建成黃埔東路與開發大道橋下空間6處立交公園,持續推動綠美城市、綠色產園、綠美社區、綠美城鎮、綠美鄉村一體化發展。(陳贊亮 通訊員邱曉桐 劉冬妮 馮冬枚)
責任編輯:陳順盛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