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系列講讀》總導演:在學思踐悟中認識自然資源“大管家”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2025年09月11日 17:22 北京
“兩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際,十集大型專題節目《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系列講讀》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自然資源部部長關志鷗、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劉國洪受邀作為講讀嘉賓,分別圍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兩個主題進行了生動闡釋、精彩解讀,在自然資源系統內外引發強烈共鳴?!读暯缴鷳B文明思想系列講讀》總導演李文斌撰文分享感悟,暢談自然資源工作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價值與意義。
在學思踐悟中認識自然資源“大管家”
李文斌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系列講讀》總導演
自然資源部,一個肩負重大歷史使命“新生”部門。在很多普通人的印象中,它就像一個“熟悉的陌生人”:知道我們國家的土地、礦產、森林、海洋等自然資源都歸自然資源部管理,但對這些資源如何管理、管得怎么樣了解不多。借著策劃制作大型專題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系列講讀》的契機,筆者深入自然資源部,與關志鷗部長、劉國洪局長,以及不同業務口的同志進行了多次細致透徹的交流,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自然資源部這個自然資源“大管家”的使命與擔當。
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作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關鍵部門,自然資源部通過一系列系統性、制度性和創新性的實踐,正在將指導思想逐漸化為身邊現實,更好實現了自然資源資產的保值增值,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全面綠色轉型。
這個自然資源“大管家”如何助力“兩山”轉化、實現綠色發展?在筆者看來,從它的一些“兼職”身份入手,可能更容易感知自然資源工作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價值與意義。
它是規劃“設計師”,實現“多規合一”,為美麗中國繪好底圖。建立科學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組織編制并監督實施國土空間規劃;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讓我們的發展不破底線、不越紅線。特別是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將最具價值、最需保護的生態空間嚴格保護起來,從源頭上避免無序開發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為綠水青山提供了最根本的空間保障。
它是資源“會計師”,摸清自然資源家底,掌握“一套數”、建立“一張表”,推動資源資產保值增值。立足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自然資源部在自然資源資產“有什么、有多少、誰所有”等關鍵環節積極探索,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賬本實,為相關決策、評價與監督提供扎實數據支撐。
它是生態修復“工程師”,統籌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構筑國家生態安全格局。面對歷史遺留的生態欠賬,自然資源部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改變過去“單兵作戰”、零敲碎打的治理模式,布局實施了山水工程、“三北”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同時,大力推進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開展“藍色海灣”整治等行動,讓傷痕累累的礦山重披綠裝、讓退化受損的海岸線恢復生機。這些大規模投入和系統性治理,有效提升了自然生態系統的“顏值”和整體功能,使得“綠水青山”的底色更足、價值更高。
它是耕地“守護衛士”,以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強化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守護國家糧食與生態安全。它還是自然資源利用的“督導員”,推動資源利用方式向節約集約轉變;海洋事務“協調員”,監督實施海洋戰略規劃,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地質礦產“勘探師”,大力找礦、科學管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發掘有形資源中的無形價值,讓更多無形價值可感可知,自然資源部就是這樣一個身兼多職的“大管家”。它通過國土空間規劃劃定底線、生態保護修復提升“顏值”、節約集約利用倒逼轉型、體制機制創新實現價值,構建了一套串起“保護—修復—利用—轉化”的治理體系,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資源與生態基礎。期待這位“大管家”未來繼續為我們鋪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美麗中國新圖景。
來源:自然資源部官微
編輯:彭胡彎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