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錫濱湖,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早已是市民生活的尋常風景。這份愜意背后,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當大規模植綠的空間日漸難覓,濱湖如何續寫綠色篇章,讓生態底色更濃、“金山銀山”成色更足?答案藏在無錫市局濱湖分局創新探索的“四季植綠”里。
破題:空間有限?創意無限!讓植綠“活”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植樹造林是實現天藍、地綠、水凈的重要途徑,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
濱湖坐擁太湖之濱的靈秀山水,生態是發展的寶貴財富。從“補荒披綠”到“精雕細琢”,如何深化全民義務植樹內涵,濱湖分局打破思維定式,響亮提出:植綠,不止在春天!創新推出“四季植綠”模式,以“方便群眾、重在參與、不拘形式、靈活多樣”為原則,讓愛綠、植綠、護綠貫穿全年,融入生活點滴,真正把綠水青山守護好、發展好,轉化為惠及百姓的金山銀山。
妙招:四季輪轉,花樣盡責!解鎖多種“綠色”姿勢
告別“一季植樹,三季觀望”。濱湖的四季,季季有主題,活動有花樣。線上線下齊發力,知識技能同提升,讓每位市民都能找到參與植綠、呵護青山的專屬姿勢。
春種希望,揮鍬培土,種下一片“金山”根基。春風拂面,正是植綠好時節。在胡埭鎮、雪浪街道等地的宜林區域,濱湖的植樹熱情被點燃。市民朋友們攜手種下桔樹、枇杷、桃樹、醉李、楊梅、欒樹等千余株新苗。每一棵新苗,都是增強碳匯能力、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的綠色衛士,是筑牢濱湖“金山銀山”生態本底的希望之種。
夏撫成長,指尖呵護,讓綠意“茁壯成長”。綠意正濃,養護正當時。濱湖分局把課堂搬到綠蔭下,邀請專業園藝師開設“種好樹”小課堂。從如何選擇合適空間、了解植物習性,到日常澆水、修剪的獨門秘籍,干貨滿滿。原來,夏天為樹木消暑解渴,也是為綠水青山增色添彩。
秋識寶藏,山林漫步,解碼自然“綠色財富”。秋高氣爽,層林盡染,正是探秘森林的好時候。濱湖分局精心策劃“植物知多少”山林徒步,邀請市民漫步風景如畫的林間步道。沿途,形象墻、科普牌、動植物解說牌悄然佇立,變身天然課堂。通過沉浸式體驗,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金山銀山生態價值的保護意識已悄然深入人心。
冬護暖意,為樹“添衣”,守護青山的“冬日溫情”。冬日寒風起,樹木也需要溫暖呵護。濱湖分局發起“穿衣防寒”特別行動,邀請春天種下希望的“老朋友”回來看看。大家細心為小樹涂上石灰水“冬衣”,這層防護服,能有效防蟲防病、保暖防凍裂?;顒又写┎宓墓艠涿局R問答,讓護樹變得趣味盎然。
碩果:綠量顏值雙升,“兩山”轉化看得見
昔日植樹點,今成網紅研學地。曾經種下的果樹林,如今蝶變為集科普講學、自然觀察、趣味采摘于一體的生態體驗基地。市民在此親近自然,孩子們學習生態知識,綠色的種子在心中生根發芽,“綠水青山”的教育價值、休閑價值日益凸顯。
數據見證“深綠”濱湖,十年耕耘,綠滿濱湖。全區累計義務植樹超百萬株,林地面積穩固在12.6萬畝,林木覆蓋率達37.22%,穩穩托起生態基底。城鎮綠化覆蓋率高達57.42%,“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成為濱湖最動人的城市表情。更令人欣喜的是,義務植樹盡責率穩定在85%以上,全民共建共享生態家園的熱情高漲。
生態價值“變現”中:森林碳匯能力持續增強,為“雙碳”目標貢獻濱湖力量。優美的生態環境,成為吸引人才、提升區域競爭力的“綠色磁石”。生態研學、自然體驗等綠色產業方興未艾,“綠水青山”正源源不斷地釋放生態紅利和經濟價值。
展望:青山永駐,金山綿延,共繪濱湖綠色未來
回望,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智慧傳承。當下,是濱湖從“淺綠”邁向“深綠”的堅實步伐。展望未來,濱湖分局將繼續深耕這片熱土,多種樹、種好樹、管好樹。邀請每一位熱愛濱湖的人,加入這場四季常新的綠色行動,共同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兩山”新畫卷。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