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保護地自然教育”主題邊會在浙江杭州舉辦。來自中國、喀麥隆、智利、肯尼亞、馬來西亞、尼泊爾、俄羅斯等20余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150多名代表參加,通過倡議發布、成果發布、案例分享、圓桌討論和主題展覽等環節,推動自然教育國際實踐分享與合作交流。
會議主題為“共同講述保護地自然教育故事”,由“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中國MAB)及國際動物學會(ISZS)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副院長、ANSO副主席何宏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然科學助理總干事莉迪亞·布里托分別致開幕辭。
圓桌討論環節
何宏平表示,期待通過本次會議進一步凝聚國際共識,推動自然教育國際合作,強化科技支撐和賦能自然教育,促進全球保護地自然教育經驗共享,持續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莉迪亞·布里托在致辭中高度認可ANSO和中國科學院在推動科學合作與自然教育方面的貢獻,強調自然教育是提升公眾生態責任感的關鍵途徑,其中女性作出了重要貢獻,并建議各方攜手合作,共同推動包容均衡的自然教育實踐、加強科學政策社會協同以及開展自然教育社會經濟效益聯合研究,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
會上,發布了《自然教育國際合作倡議》,呼吁將自然教育納入全球生物圈保護區等保護地的戰略行動計劃及管理評估體系,總結推廣富有本國特色的自然教育經驗和做法,推動科技賦能為保護地提供前沿系統的自然教育方案,將自然教育國際合作轉化為生態保護的創新動力,助力實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愿景。
會上還發布了兩份專題報告。中英雙語版《保護地自然教育女性貢獻優秀案例——來自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自然教育故事》,涵蓋中國、喀麥隆、智利、印度尼西亞等9個國家的74項典型案例,全面、生動地呈現了女性在自然教育領域的卓越貢獻。中英雙語版《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自然教育優秀案例》,集中展示了中國11個保護地的生態價值、明星物種及自然教育創新實踐。
在案例分享環節,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保護地及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的女性代表分別講述了各自在自然教育一線的實踐故事,從保護區管理者、科研人員、教育工作者、社會組織負責人、社區居民等多角度,展現了女性在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的獨特視角與堅韌力量。
在圓桌討論環節,嘉賓們圍繞各方如何共同支持《自然教育國際合作倡議》,助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愿景實現等重大議題展開深入交流。嘉賓們一致認為,應加強跨國、跨部門協作,推動自然教育從理念走向行動。
為增強互動與體驗,9月22日至25日還舉辦了“保護地自然教育故事”邊會展覽,共有9個國家的30個保護地設置專區,通過視頻輪播、專題展板、人員解說、互動體驗等形式展示,自然保護地案例代表及女性貢獻案例代表與參會者面對面交流,吸引眾多國外嘉賓走進展區,感受自然教育魅力,引起了熱烈反響。
此次研討會匯聚了全球自然教育的優秀成果和成功經驗,搭建了自然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平臺,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智慧、促進各國保護地自然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