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的林業大縣陵川縣,“碳中和”“零排放”“林業碳匯”等成為最時髦的詞匯。何為“碳中和”?就是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給抵消掉,達到相對“零排放”。
近年來,陵川縣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部署,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要求,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中進行了積極探索,并與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生態環保有限公司合作,啟動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和林業碳匯項目,并取得一定的進展,陵川縣“兩山論”的實踐,為山西省山區縣域綠色轉型走出一條道路。
林業碳匯項目為啥落地陵川?
何為林業碳匯?為啥林業碳匯項目落地陵川?林業碳匯,其實就是通過植樹造林、森林經營管理、植被恢復,讓森林吸收并儲存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這就相當于給地球的 “碳庫” 做了貢獻。森林就像一個巨大的 “碳海綿”,它的樹葉、枝干、樹根,還有土壤里,都能儲存大量的碳。據科學家研究,每生長一立方米的木材,大約能吸收 1.83 噸二氧化碳,釋放 1.62 噸氧氣。
陵川縣作為全省的林業大縣,近年來,經過在理論和實踐層面不斷探索“兩山論”,逐步探索出形成價值轉化,生態產品價值實踐的路徑和經驗。2025年3月3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生態環保公司主導的《陵川縣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項目》通過了專家評審。來自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等權威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成果科學系統、路徑清晰,為山區縣域生態資源價值提供了創新示范。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項目青睞陵川,是因為該縣林業資源優勢深厚,多年來堅定不移地實施生態立縣戰略,實現了生態大縣向資源大縣的飛躍。
陵川縣群峰拔地,列峰摩天。地處山西省東南部,太行山南麓,是華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是山西省的林業大縣,生態良好,植被茂密,全縣森林覆蓋率50.16%,居全省第三。全縣林草總面積180.2萬畝,占國土面積的70.6%,其中林地面積151.3萬畝,草地面積28.9萬畝,森林蓄積量達490.6萬立方米??諝赓|量綜合指數排名全省第6,二級以上優良天數持續穩定在300天以上,市考斷面水質優良率100%,生態環境類約束性指標全部完成,連續八屆入選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榜”。擁有國家級生態保護建設示范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等多張“國字號”名片,綠水青山、藍天白云塑就陵川高質量發展最美氣質。縣域內海拔懸殊較大,地形地貌錯綜復雜,有種子植物971種,野生動物223種,生物多樣性種類繁多。陵川縣這里氣候溫和涼爽,夏天最高氣溫29℃,平均氣溫僅22℃左右,素有天然避暑勝地和清涼勝境之稱。
陵川縣堅持綠色發展方向不動搖,依托“好山好水好空氣”,將文旅康養產業作為縣域主導產業全力推進,精心打造了集生態旅游、避暑度假、森林體驗和中醫藥康養等為一體的文旅康養體驗線路,進一步叫響叫亮了“清涼勝境,康養陵川”品牌,逐漸形成了全民、全域、全時文旅康養發展的新格局。從經濟價值角度看,陵川縣林業碳匯潛力巨大。
生態高顏值,如何轉化成發展高質量?
陵川縣這么大的碳儲量,要是開發起來,到底能帶來多少經濟價值?專家的估算簡直太誘人了!
近年來,陵川縣新增造林面積10.19萬畝,可開發面積為6.71萬畝,年均碳匯量約為1.30萬噸,若從2020年測算,至2025年9月共五年算,首筆碳匯量約7.54萬噸,按照2025年CCER最新成交價每噸105元進行估算,預計首期可簽發碳匯量為792.56萬元。原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云龍考察后說:林業碳匯開發、生態產品核算體系具有重要示范意義,后續就持續推進一系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作實施落地,將陵川的生態高顏轉化為發展高質量。
林業碳匯開發和生態產品核算工作南方及沿海城市已經走在了前頭。有“百湖之市”之稱的湖北省鄂州市實施生態價值工程,在生態價值計量、生態補償、生態資產融資、生態價值目標考核等方面開展制度設計和實踐探索,取得良好成效。浙江省麗水市大抓“麗水山耕”品牌建設效果很好。山西省陵川、右玉兩個林業大縣此項工作正在扎扎實實推進。
借鑒南方省市的先進經驗,結合本縣的實際,陵川縣推出了林業碳匯開發和生態產品核算工作“三年攻堅戰”,列出了重點工作清單。具體之:一是生態價值制度化評估,內容有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生態產品信息普查,建立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體系等;二是開展生態資源市場化運營,內容有培育特色區域公用品牌,指導建立生態產品標準體系等;三是推進生態產品規模化發展,內容有發展優質綠色生態農林業,開發生態旅游資源潛力,開拓生態康養產業潛力等;四是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五是構建生態產品支撐體系。
按照工作清單要求,第一季度:收集全縣新造林作業設計、矢量數據等資料,分析符合方法學要求的可開發的面積,完善缺失的矢量數據;第二季度:簽訂開發協議,啟動林權證收集工作與數據矢量化工作;第三季度:完成林權證收集,準備項目立項材料,編寫立項報告,完成項目開戶;第四季度:遞交立項材料。生態環保公司協助向生態環境部氣候中心提交立項材料,爭取通過立項審核。
生態環保公司項目團隊圍繞“摸清家底,科學核算,創新轉化”三大核心任務,經過五個月的辛勤工作,完成了《陵川縣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可行性研究報告》《林業碳匯潛力分析報告》等8項成果,全面核算了陵川縣生態產品價值,摸清了生態家底,為陵川縣“綠水青山”貼上了標簽,實現了生態資源“可視化,可量化,可調度”?!傲謽I碳匯開發 生態產業整合”雙輪驅動模式,為陵川設計出碳匯交易、特色農產品增值等六大轉化路徑,為破解“生態高顏值,轉化成發展高質量”難題,提供了可行的實踐方案。
作為地方經濟源頭活水的金融部門又是怎樣做的?山西銀行積極響應縣域林業發展需求,針對林農在林地經營、碳匯項目參與中的資金需求,為參與林業碳匯代理開發的林農提供貸款支持,解決其在林地撫育、管護中的前期投入難題;為森林康養基地建設主體提供產業鏈融資支持,助力完善康養設施,讓林農在產業發展中獲得更穩定的收益。
在陵川縣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過程中,山西銀行主動對接林業碳匯項目開發需求,為林業碳匯項目的市場交易等環節提供資金結算支持。
林業碳匯開發,林農是最大的受益者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項目除了社會效益,這個惠民工程受益最大的是老百姓,是廣大林農。因而,好事就要辦好,辦實!
2009年在全省率先進行林地改革,探索林業市場化運作體制機制,規范加快林地、林木流轉,明晰林地承包權,放活林地經營權,落實林地處置權,保障林地收益權,建立健全林地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和特色經濟林扶持機制,加快推進了公益林托管、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林權抵押貸款、林權流轉工作。
全縣除紅豆彬保護區及景區外,所有林地全部分山到戶,個別沒有分山到戶的村,也實行了聯產到戶政策。以森林資源擴容增量、提質增效為目標,已確權集體林地119萬畝萬畝,流轉林權18萬余畝,爭取到市級公益林管護面積7.4萬畝,每年爭取資金111萬元,全面釋放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紅利,最大限度地提升集體公益林地的綜合效益。完成全縣341個已發證無爭議村的電子檔案掃描工作,完成林權改革歷史遺留問題清理和林改電子檔案移交等各項工作。
還壯大森林康養產業,依托陵川縣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契機,申報了陵川縣棋子山景區和王莽嶺景區2處森林康養基地,這兩處森林康養基地森林覆蓋率達78%以上,共有動植物種類近1100種,各類景觀44處,負氧離子含量4.6萬個/m3;申報了浙水村、大王村、小翻底村、圪塔村、丈河村5個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人家,各試點康養人家全部實行公司化運作,通過森林游憩、度假、療養、保健、養老等活動,滿足了不同旅游愛好者修身養性、調適機能等需求,積極爭取各級各類投資,繼續實施森林管護步道、康養特色村、村莊綠化、景觀建設等工程,不斷壯大了全縣森林康養產業。
今年清明節后,陵川縣林業部門組織力量對全縣所有林權所有者,進行認真核實,收回林權證。全縣共有11.9萬戶林農戶,為了保證工作扎實開展,縣林業部門深入西八渠蹲點核實收證。目前為止,已經收回3萬畝林地的林權證。對于丟失林權證的林農,將研究補證辦法,保證林農利益不受損失。村集體、組、個人與陵川縣森林綠碳科技投資有限公司簽訂林業碳匯代理開發協議書。待核實工作結束后,經交易公司認可,放入市場進行銷售,按每噸碳105元的價格,獲得首筆交易。
陵川縣林業局副局長李愛軍欣喜地告訴我們:陵川縣還有131萬畝有林地采取森林經營方式進行育撫管理,林木的生長量和固碳量很高?,F在正通過數據進行測算,有望得到上市公司的認可。
陵川縣“兩山論”的實踐,是山區縣域綠色轉型的成功探索!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