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國家植物園于2022年5月獲批,7月揭牌。自揭牌以來,華南植物園按照國務院批復要求,在五方協調機制、院省市三方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推動華南國家植物園建設工作,在編制《華南國家植物園建設方案》的同時,統籌做好科研、科普、遷地保護、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和園林園藝展示等工作。
(2022年7月11日,華南國家植物園正式揭牌)
記者了解到,科研方面,華南植物園2022-2023年發表SCI收錄論文1000余篇,其中高水平研究論文109篇;培育大灣區兜蘭、四季無憂等植物新品種97個。提出國家植物園體系在中國及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減緩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中如何開展創新及發揮作用,以及我國國家植物園需要在7個方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形成熱帶珊瑚島近自然植被群落構建技術,促進近自然沼澤濕地形成,加速人工植被向近自然植被演變進程;闡明殼斗科植物復雜網狀進化歷史,揭示群體交配模式在花表型分化和生殖隔離演化中可能發揮關鍵作用,首次重建苦苣苔科19個亞族137個物種系統發育關系;發現光周期調控植物種子大小普遍性規律,揭示甘薯作物第一大害蟲甘薯小象甲抗性分子機制,培育的大灣區兜蘭產生較大社會影響力。
在社會各界多渠道支持和宣傳下,華南植物園社會影響力大幅提升,科普旅游工作成效顯著。揭牌兩年來共舉辦科普活動近500場,科普導覽場次達3900余場,線上線下科普受眾保守估計達2000萬人次??破战逃ぷ饕搏@得顯著進展,先后獲評3個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稱號,入選廣州市第一批歷史名園,獲2023年嶺南動植物科學技術一等獎,出版《嘿,你的生活被這些植物改變了》等一批科普專著。
(科普書籍《嘿,你的生活被這些植物改變了》)
據悉,華南植物園積極參與編制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方案并獲國務院批復,主編《國家植物園考核評價規范》通過立項申請,主持中國植物保護戰略編寫。發表國家植物園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中英文文章共四篇(2022年1篇,2023年3篇)。《華南國家植物園建設方案》于2023年1月啟動編制,4月完成初稿,兩次征求院省市三方意見,國內外咨詢各一次,9月19日順利通過專家評審。
在植物引種方面,2022年以來引種植物7596號,新增引種物種2449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70種(包括再次發現“消失”近百年的毛柄木樨),珍稀瀕危植物359種。
據了解,華南植物園對歷年引種馴化植物梳理后,制訂了植物資源開發利用計劃,目前已在園林植物(兜蘭)、野生果蔬(枸杞)、工業原材料(檀香)、藥用植物(甘草)等資源植物開發方面取得進展。(中國日報社廣東記者站 邱銓林|張寧馨)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