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來,全州退耕還林工程共發展以西南樺、竹子為主的特色林產業53.2萬畝,全州森林覆蓋率提高了3.9個百分點,退耕戶戶均從政策補助中獲得收入7121元,人均獲得收入1556元,對改善全州生態環境、發展特色產業、增加農民收入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實現了生態改善、產業發展、農民增收“三贏”的目標。
退耕還林是迄今為止我州投資最大、涉及面最廣、周期最長、與“三農”最為密切的生態建設工程,已成為推動全州生態環境建設、特色產業發展的重要項目和農民增收的新亮點,是我州各族群眾增收顯著的工程項目之一。八年來,我州退耕還林工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發展思路清晰,工程建設成效顯著。我州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以來,嚴格按照“鞏固成果,確保質量,完善政策,穩步推進”的總體要求,以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走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路子,大力發展特色林產業,對改善全州生態環境、發展特色產業、增加農民收入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鞏固成果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效果明顯。2009年是我州實施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的第一年,州政府高度重視,先后召開了全州退耕還林工作會議和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工作座談會,對全州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建設任務進行了安排。截至上月底,全州已完成種植業90500畝,補植補造2440畝,技術技能培訓6300人,建沼氣池884口,建節柴灶261眼,完成率均為100%;養殖業項目完成棚廄建設7537平方米,完成率90%,建青貯窖2020立方米,完成率96%,建飼料地3166畝,完成率93%;建基本口糧田995畝,完成率25%。全州2008年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建設項目的種植業、補植補造、農村能源建設、技術技能培訓均已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其他項目預計12月底完成。
工程項目和政策兌現覆蓋面廣,農民得實惠。據統計,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以來,全州有6縣市(區)、49個鄉鎮、326個村委會、1749個村民小組參與,直接受益農戶4.4萬戶,受益人口19.81萬人;國家和省累計下達我州退耕還林補助資金3.16億元、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資金3244萬元。項目的實施為退耕農戶增加了收入,較好地解決了廣大退耕農戶的生產生活問題。
培植退耕還林后續產業,促進特色產業發展。在堅持生態優先的前提下,緊緊圍繞“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路子,把工程建設與產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培植退耕還林后續產業。通過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全州共發展西南樺等用材林36.3萬畝、竹子10.2萬畝、茶葉1.87萬畝、八角1.29萬畝、核桃0.81萬畝、檸檬0.69萬畝、堅果1.56萬畝。用材林基地、特色經濟林基地、竹子基地等得到了較快發展。
創新造林技術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創新退耕還林造林技術模式,通過科學選擇適合本地的造林樹種和造林技術模式,積極推廣“八角 茶”、“西南樺 菠蘿(咖啡)”、“云南皂莢 茶”、“橡膠 茶(咖啡)”、“鐵刀木 咖啡”、“澳洲堅果 茶(咖啡)”等成功的造林技術模式,實現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以短養長,增加農民收入的目標。
堅持科技創新,確保工程建設成效。重視科學技術的運用和推廣工作,大力推廣運用西南樺大棚育苗技術、營養袋百日苗育苗技術、堅果嫁接育苗技術、麻竹斜埋腹膜法分篼育苗技術,以及西南樺、竹子、旱冬瓜、茶葉、堅果等豐產栽培技術,確保了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質量和成效。為預防退耕還林種植的樹種發生大面積森林病蟲害,開展了西南樺、澳洲堅果、竹子等主要造林樹種病蟲害調查和研究工作,對已成林的退耕還林地塊進行了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為實現造林一片、成林一片、見效一片奠定了基礎。
狠抓林權證發放工作,解決了退耕還林農戶的后顧之憂。我州結合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把退耕還林確權發證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結合起來,解決了多年來沒有發放退耕還林林權證的問題。目前,全州退耕還林林權證發證率達80%以上。其中潞西市、梁河縣、盈江縣已發證完畢,隴川縣發證率90%,畹町發證率73%,瑞麗市已著手開展確權發證工作。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