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秋日的陽光灑落在洛南縣古城鎮柏庵村的古柏上。這棵高23.1米的頁山古柏被譽為“秦嶺古柏王”的活化石,歷經5000多年風霜依舊蒼翠挺拔。這棵穿越千年的古樹,見證了當地從村民自發守護到政府系統性保護古樹名木的歷程。
自發組成護樹小組
“以前,外地人來參觀,總往古柏樹枝上掛紅布、系絲帶,說能祈福?!卑剽执宕迕衩现铱√崞?0世紀80年代的場景,記憶猶新。當時,孟忠俊是柏庵村黨支部書記,看著古柏被過度“打擾”,他和村民張夏林、孟理辰、張志啟、彭結實自發組成護樹小組,開啟了守護古柏之路。
每天清晨,他們輪流繞樹巡查,觀察枝葉是否枯黃、樹皮有無破損。遇到焚香燒紙的村民或游客,就耐心勸導:“古樹怕火,心里敬重比燒香更有意義?!?/p>
快下雨時,他們提前疏通古柏四周的排水溝;冬天,他們就用秸稈給樹干裹上“棉衣”為古樹御寒。
“最艱難的是遇到大旱。”孟忠俊說,“我們帶著村民從附近的井里挑水,一桶桶澆在樹根處。那時候沒有滴灌設備,只能用最原始的辦法?!痹谶@樣一桶桶水的滋養下,古樹得以保全。
如今,彭結實已過世,其他老人也都已進入垂暮之年,但護樹的習慣從未中斷。孟忠俊時常對著古樹念叨:“老彭,你看,樹長得好好的,咱們的約定我一直記著?!?/p>
古柏保護的數字化轉型
“全國僅有5棵5000年以上樹齡的古樹,秦嶺里就這一棵?!甭迥峡h頁山中華古柏保護中心值班組組長王平平站在監控屏幕前,指著實時傳回的影像說。屏幕上,古柏的每一根枝干都清晰可見,語音預警系統持續播放著文明參觀提示。
2023年深秋,科研團隊帶著三維掃描儀、土壤檢測儀為古柏全面“體檢”,啟動頁山古柏數字化保護工程。
“以前靠經驗,現在靠數據?!蓖跗狡秸故局娔X里的實時氣象數據,“古柏周圍布置了氣象監測設備,我們能實時獲取周圍環境的數據,精準掌握天氣信息,為科學保護提供依據?!?/p>
近年來,洛南縣構建起“政府主導、屬地負責、社會參與”的保護機制,形成了縣、鎮、村、養護人“四級”保護體系。2023年,《洛南縣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實施方案》印發后,一系列措施相繼落地:建立氣象監測站、安裝視頻監控、建設網絡專線、組建專家團隊、制定專屬養護方案,為古樹構筑起全方位保護網。今年3月15日,《洛南縣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正式施行,進一步保護古樹名木安全。
從一棵樹到一片林
如今在柏庵村,常能看見這樣的場景:孟忠俊在古柏下為游客講解古樹的歷史,游客饒有興致地觀察著古柏的樹干,用鏡頭記錄這棵千年古樹的風采。
“我給游客講述古柏的歷史和我們當年護樹的故事,告訴他們這棵樹不僅是柏庵村的寶貝,還是中華民族的綠色遺產?!泵现铱≌f。
在洛南,古柏的“保護圈”在持續擴大。近年來,洛南縣加大對境內的古城核桃王、八里側柏等古樹的保護力度,并對全縣147棵散生古樹和6個古樹群開展生境恢復與優化。
目前,全縣有古樹名木12357棵,其中散生古樹147棵、古樹群6個(12210棵)。
“樹活千年靠根深,人守千年靠心誠。”這是孟忠俊常說的一句話。
夕陽西下,金色的余暉為古柏鍍上光暈,孟忠俊站在頁山古柏下眺望遠方,放學后的孩子們在樹下追逐嬉戲,歡聲笑語不斷,構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