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亳州市持續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不斷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一是造林育林筑牢屏障。扎實推進江淮運河生態廊道建設,道路林網、河流林網、農田林網和村莊林網建設,“四旁四邊四創”“五小園”建設,以及義務植樹、礦山復綠等造林綠化活動,持續推進增綠補綠,筑牢生態屏障。同時,全面加強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等森林經營,提高林地生產力,提升森林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十三五”以來,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47.88萬畝、森林撫育36.98萬畝。
二是加強林業資源保護。建立健全“四級林長”責任體系,強化“林長+檢察長”“林長+警長”協作機制,實現巡林治林護林全覆蓋。印發了《亳州市打擊毀林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亳州市森林督查暨林政執法綜合管理系統案件查處整改“清零”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不斷加強森林資源監管,依法打擊違規破壞森林資源行為。自2013年以來,亳州市開展了打擊毀林專項行動和四期森林督查,共立案139起。同時,深入推進林木采伐“放管服”改革工作,嚴格執行森林采伐限額制度;持續加強森林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實現了森林火災及有害生物成災率“零發生”。
三是規范管理濕地資源。目前,亳州市有濕地公園4個,分別為利辛西淝河國家濕地公園、渦陽道源國家濕地公園、蒙城北淝河國家濕地公園和利辛闞澤省級濕地公園。2020年,按照國家和省統一安排部署,亳州市對自然保護地進行整合優化,4處濕地自然公園經整合優化后,總面積為43068.15畝。同時,加強對濕地公園的巡查及規范管理,各濕地公園均制定了《巡查制度》《宣教制度》《巡護員管理制度》《野外巡護監測制度》及《濕地公園管理辦法》等文件,建立濕地保護長效機制。
四是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亳州市林業局聯合市發改委等多部門印發了《亳州市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行動方案》,將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納入年度工作任務,加強監督考核。亳州市已于2020年建立完善了公益林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由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政府負責,將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每畝提高6元,市級財政按每畝2元給予補助。目前,市級補助資金已作為常年安排項目納入年度預算并嚴格執行。同時,統籌推進生態保護和耕地質量提升,加強土地整治過程中的生態保護,轉變補充耕地方式,探索建立健全耕地保護補償機制,加強對耕地保護責任主體的補償激勵。
五是加強礦山生態修復。編制了《亳州市廢棄礦山修復規劃(2016–2020年)》,“十三五”期間全市計劃修復廢棄礦山82座,修復面積7196.85畝;實際修復礦山86座,修復面積8528.70畝并完成驗收銷號,超額完成目標任務。2022年,亳州市啟動了《亳州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2–2035年)》編制工作,印發了《亳州市2022年度廢棄礦山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按計劃有序推進剩余廢棄礦山的綜合治理工作,并印發了《亳州市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管理制度(暫行)》,明確廢棄礦山生態修復責任主體,加強項目全過程監管,確保項目實施質量及修復效果。同時,印發《亳州市2022年采煤沉陷區礦山生態修復和耕地復墾目標任務通知》,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的要求,堅持“誰破壞、誰治理”“邊開采、邊修復”,因地制宜推進采煤沉陷區生態修復治理500畝,并建立定期調度、通報機制,強化在建生產礦山治理責任落實,切實提升沉陷區生態環境質量。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