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集體林地面積1.46億畝,占林地面積的92%。全省堅持向改革要動力,持續推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創新,充分發揮森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作用,努力實現綠富雙贏。
聚焦制約集體林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廣東省不斷完善制度體系、創新體制機制,打出政策組合拳。
深入推進林業“放管服”改革,創新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廣東推動制(修)訂涉林地方性法規6部、省政府規章6部,全面建立五級林長體系。按照《廣東省森林保護管理條例》規定,各地政府積極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堅持集體林地農民集體所有的前提下,穩定農戶承包權,落實林業經營者經營自主權,推動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支持集體林業開展多種經營。各級自然資源、林業等主管部門加快推進集體林木林地的確權、登記和監管,規范集體林木林地的產權流轉,加強流轉用途監督,完善交易服務體系,努力做好集體林木林地管理社會化服務。
集體林是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主戰場。廣東省壓實各地各部門責任,全面推行“先造后補”造林管理模式和“一造三撫育”的造林模式,提高工程造林成效。探索總結高固碳營造林和森林經營模式,建設國家儲備林41.38萬畝。近兩年來,全省完成林分優化提升400.82萬畝、森林撫育提升354.19萬畝,種植優良鄉土闊葉樹超1.71億株。2023—2027年,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每年新增森林質量精準提升面積400萬畝、森林蓄積量800萬立方米以上。
為進一步夯實林業基層基礎,廣東省著力加強隊伍建設。3年來,省內各地林業機構恢復設置步伐進一步加快,已有27個市、縣(市、區)恢復成立林業局。通過深化集體林改,全省集體林生態效益持續增強,經濟效益不斷增長,社會效益日益顯現,綜合效益得到全面提升。
到2022年底,全省公益林面積5955萬畝,喬木林平均蓄積量每畝5.03立方米,貢獻了全省森林蓄積量的54%。連續17年不間斷提高省級公益林效益補償標準,2024年平均補償標準達每畝47元。
2023年,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達8950億元。目前,已創建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1個,培育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35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18個。培育了“森林+旅游、康養、自然教育”新業態,認定廣東省森林旅游特色線路100條、森林旅游新興品牌地100個、南粵森林人家129家,建設國家森林康養基地5個。編制“南粵紅綠徑”規劃,發布特色線路10條。獲授“全國自然教育示范省”。
以充分發揮林業綜合效益為主線,未來,廣東省將從優化公益林利用管理機制、強化林業發展用地保障、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強隊伍建設、開展先行探索等方面深化集體林改,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
供稿:事務中心
發布:廣東林業融媒體團隊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