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充分尊重群眾首創精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21年11月25日印發了《林業改革發展典型案例》(第二批)。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微信公眾號陸續發布這些典型案例,供各地結合實際學習借鑒。
山西省實施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制度
近年來,山西省森林面積不斷增加,公益林補償收益資金作為廣大林農的長期穩定收益來源,增加了林農收入,促進了農村發展。但是由于全省公益林比重大,受采伐和開發利用的限制,大部分無法直接以其林木或林地的價值進行抵押融資,導致大量公益林成為難以盤活的“沉睡”資產。為解決這一難題,山西省探索開展了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工作,指導各試點市縣在權屬證明、質押登記、賬戶監管等方面大膽創新,逐步探索出一套適應省情、高效便捷的運行機制,為全省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好做法和新經驗。
一、政策破題,把準“切入點”
2019年11月19日,山西省銀保監局、省林草局、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省財政廳聯合印發《山西省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工作暫行辦法》。貸款對象為合法持有林權證、林權類不動產權證書或林地經營權流轉證、林權流轉合同鑒證的中國公民或企(事)業法人。符合條件的自然人、法人可持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證明、履約承諾書及銀行要求的其他相關材料向貸款銀行申請辦理。貸款額度依據申請人生產經營及產業發展等所需資金和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年限及金額確定,最高不超過年度公益林補償收益的15倍,重點支持借款人開展林草相關生產經營。貸款期限根據貸款用途、借款人的實際還款能力和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年限確定。貸款利率優惠由貸款銀行根據借款期限、用途、風險狀況等綜合確定,符合條件的可向林業主管部門申請財政貼息。政策的出臺,為全省6400多萬畝公益林賦予補償質押權能,廣大山區群眾找到一條活樹變活錢、資源變資產的有效途徑。
二、試點先行,打通“淤堵點”
各市縣積極響應,開展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試點工作。2020年,在運城市垣曲縣發放了全省第一筆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60萬元,貸款戶將利用貸款資金繼續開展造林綠化,真正實現取之于林、用之于林、以林增收、以林致富。晉城市將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作為林業改革和惠農扶貧的重要內容,選擇沁水農商行作為試點單位,指導其制定《林權抵押管理辦法》《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暫行辦法》,以點帶面,層層推進,將試點經驗在全市復制推廣,形成“林業部門備案登記―出具生態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證明―經營主體申請貸款―通過人民銀行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辦理質押登記―林業部門辦理質押備案”的業務流程,有效破解了公益林補償收益權核實難、登記難的問題。
三、注重創新,破解“困難點”
臨汾市大寧縣進一步創新公益林補償收益質押貸款制度,由于林農公益林補償收益標準不高,即便按公益林補償收益的15倍籌資額度仍不能滿足發展需求,縣林業局和縣農商行多次協商論證達成協議,聯手推出“惠寧林益貸”即公益林補償收益質押貸款項目,無論林農公益林補償收益多少,都將最低貸款授信額度調整為8萬元,公益林補償收益15倍超過8萬元的,貸款授信額度上浮到15倍,目前,大寧縣公益林補償收益質押貸款已發放11筆,貸款授信額度達到230萬元,為集體經濟組織和林農拓寬了融資渠道。
山西省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的順利落地,有效拓寬了林業企業及農戶的融資渠道,進一步提升了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服務綠色發展的能力,有利于促進林權流轉,推進農村改革。目前,全省已有4個市開展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工作,共發放貸款980萬元。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