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樂安縣始終以黨建為引領,將黨組織力量深度融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流程,通過定方向、抓試點、促融合、強服務,把森林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動能,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一、黨建定航:錨定林改方向與路徑
林改的“方向盤”,始終由黨組織牢牢把控。樂安縣湖溪鄉成立鄉黨委直接領導的林改工作專班,以“黨建促林改”為核心,構建起“鄉級統籌、村級落實、群眾參與、部門聯動”的長效機制。結合全鄉林業資源稟賦,黨組織牽頭制定7大改革任務——涵蓋深化集體林地“三權分置”、激活集體林發展潛力等核心方向;細化19項具體工作,從規范林地延包到優化采伐政策,形成清晰的改革路線圖,確保改革不偏航、不走樣。
二、黨建賦能:打造林改試點樣板
黨建引領下的試點實踐,是改革破局的關鍵??荡宕骞S竹林基地作為湖溪鄉林改試點,由縣林業部門全程指導、鄉黨委統籌協調、村黨支部具體落實,創新探索“國有林場 村集體經濟組織 農戶”合作模式,讓黨組織成為資源整合的“粘合劑”。
資源整合上:以村級黨組織為單位,采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模式,對分散的林地經營權進行整合,集中由村委統一謀劃對外采取“企業 村集體 農戶”“國有林場 村集體 農戶”“縣屬國有企業 村集體 農戶”等合作模式開展集約化經營,黨員帶頭參與管理,破解了“單家獨戶難發展”的困境;
收益分配上:試點基地由縣生態公益林場出資建設,村集體(農戶)出讓林地,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與共同管理,收益按照林場、村集體、村民6:1:3的比例進行分配,既保障規模經營效益,又讓村民共享成果,同時還能解決村民家門口就業問題,以此增收致富;
產能提升上:在黨員帶頭攻堅下,完成基地灌溉、初加工、存儲等配套建設,將原低產低效的毛竹林提升改造為高標準筍用林基地,建成后每畝鮮筍產值由原來的900元提升到3000元以上,林農畝凈增收入400元以上,為全縣林改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經驗。
三、黨建破題:化解難題促融合
黨組織的戰斗力,體現在破解改革“硬骨頭”上。湖溪鄉以黨建為紐帶,精準對接國家林改政策,聚焦“山怎么分、樹怎么砍、錢從哪里來、單家獨戶怎么辦”等核心問題,推動黨建與林改深度融合。
康村村的實踐尤為典型:黨員帶頭梳理歷史遺留問題,為原聯戶分山但界址不清的林地重新確權,逐戶辦理林權證,讓林農吃下“定心丸”;同時通過政策宣講、黨員示范,讓“三權分置”“林權流轉”等改革措施從“文件”落地為“實效”,實現“資源變資產、資產變收益”。
四、黨建聚力:技術服務與潛能激發雙提升
“服務為民”是黨建引領林改的底色。湖溪鄉與縣林業部門聯合組建“黨員 林業技術人員”服務隊伍,以“黨員助林幫農”“科技服務下鄉”等活動為載體,讓黨員在竹林結構調整、墾復施肥、土壤養分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環節帶頭示范,為林農提供全流程技術指導。
在黨組織推動下,改革紅利進一步延伸:托湖溪鄉G238沿線農林副產品加工產業鏈,常態化開展竹林筍產品收儲工作,積極發展竹炭、筍干等深加工產業,解決農戶銷售顧慮;通過“堅持黨建引領、實現綠色發展”黨建品牌建設,讓竹產業鏈條不斷延伸,推動竹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進一步激發了林農參與熱情,真正實現生態與經濟雙贏。
從方向制定到試點落地,從難題破解到效益提升,湖溪鄉以黨建為“根”、林改為“葉”,讓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黨組織的引領下煥發活力,走出了一條“黨建紅”引領“生態綠”、“生態綠”帶動“百姓富”的特色之路。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