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祁連山深處,八一冰川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融著。這座曾經氣勢磅礴的冰川,如今像一面斑駁的墻壁,新裂開的豁口無聲地訴說著氣候變化的威脅。
在這片正在消融的冰川前,一群高原守護者正用最樸素的堅守,守望著它的美麗與寧靜。
見證冰川的消融之痛
如果不曾見過攝影師鏡頭下光芒萬丈的八一冰川,然后又親眼感受它的“憔悴”與“消瘦”,“氣候變化”可能永遠只是書本上冰冷的詞匯。
8月27日,青海省祁連縣陰雨綿綿,記者一行驅車前往野牛溝鄉的八一冰川。車行至海拔4000米時,草原逐漸消失,流石灘被白雪覆蓋。到了海拔4680米,八一冰川赫然出現,眼前的景象既震撼又揪心:冰川頂部蓋著雪被子,但正面像一面斑駁的墻,清晰地袒露著層層疊疊的歲月年輪,表面有些暗淡,那是風吹日曬累積的滄桑。冰川底下,細小的水滴匯成細流。
最令人揪心的,莫過于“冰墻”上幾處大塊的裂層,像破舊的墻壁塌陷出的豁口。管護員馬明告訴我們,這是今年剛開裂的。“要不了多久就化掉了,每年都這樣,大塊大塊地開裂,然后融化?!彼钢_下——距離冰川幾十米的位置說,“我15歲的時候,35年前,冰川在這里?!?/p>
八一冰川是中國海拔最低的冰川,東西長約2.2公里,總儲量約1億立方米。八一冰川的融水匯聚成黑河的源頭,黑河是中國第二大內流河,流經青海、甘肅、內蒙古三省區,最終注入額濟納旗的居延海。黑河的滋養使得張掖成為河西走廊上著名的“塞外江南”和古絲綢之路上的關鍵驛站。八一冰川的逐漸消融,或將直接影響黑河潤澤的廣大區域。
中國科學院的研究數據顯示:八一冰川面積從2006年的2.68平方公里縮減至2023年的2.36平方公里,減少了12.17%,每年縮小的面積相當于2.7個標準足球場。平均冰厚從54.2米降至45.16米,最厚處減少了12.5米。冰川體積從0.153立方公里驟降至0.1065立方公里,銳減30.39%,消失的冰量相當于3.2個西湖的水量。
氣象數據證實了祁連山的氣候變化:2024年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青海片區年平均氣溫與近10年(2014—2023年)平均相比,偏高0.9℃。
“還是氣候變化影響最大?!蓖辽灵L的祁連人馬明回憶:“小時候祁連縣冷啊,種大白菜都長不好,現在不僅白菜能種了,連瓜果都能長得很好,杏兒都能長得很大。”
八一冰川只是祁連山眾多冰川的縮影,在祁連山,還有2700多條冰川與八一冰川一樣,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加速消融。
國家公園體制帶來冰川保護的根本性轉變
2017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正式啟動,當年8月14日,八一冰川景區暫停接待游客。這一重大決策標志著從“開發利用”向“保護優先”的根本性轉變。
近年來,八一冰川所在的海北州委、州政府也十分重視冰川保護工作。海北州人民政府與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簽訂共建共管共享框架協議,雙方攜手加大項目建設、科研調查、宣傳教育、攝影采風等監督管控力度,降低人為活動對自然生態系統和野生動物的影響。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在通往八一冰川的路口設立沙龍灘管護站,工作人員定期巡護冰川、河流、草原等生態系統,“天地空一體化”監測系統全天候監測冰川狀態。
經過多年的持續努力,八一冰川周邊生態系統開始顯現恢復跡象——曾因冰川退縮而消失的石蘚重新出現,退化的高寒草甸也在逐步修復,這無疑是生態環境改善的有力見證。
是冰川守護前哨,更是野外救援先鋒
沙龍灘管護站是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青海片區的40個標準化管護站之一,為八一冰川最前沿的守護哨所,海拔3700米,距離祁連縣城150公里,距離野牛溝鄉80公里。
在這里,9名管護員輪流值守,10天一班,年復一年地堅持著。他們的主要任務看似簡單——防止游客非法上山,防止盜獵、亂挖等行為,但實際執行起來卻充滿挑戰。
“雖然我們這兒有卡口,但大山沒有護欄,還是會有從別的地方非法進入的游客。監控發現后,我們要立即前去勸返。”站長哈廷孝說,管護站沒有執法權,必須做工作勸返每一位試圖非法進入的游客?!扒皫啄隂_突多,游客不理解,罵我們。但隨著宣傳教育的深入,這幾年人們的配合度高多了?!?/p>
非法穿越者多走小路或野道,極易發生陷車等危險。甚至走大路上去的科研團隊,有時也會遭遇陷車。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上,救援工作已經成為管護員們的家常便飯。
“經常上去營救,半夜也得去?!惫⑿⒒貞浧鹎岸螘r間的一次救援經歷,“一輛電動汽車陷進去了,幸虧被我們及時發現并救援。那時天快黑了,山上又冷又沒信號,不及時救出的話夜里就很危險了。”
管護員馬明已經記不清經歷過多少次救援。“被困的人給鄉派出所打電話,但派出所距離80公里,他們就給我們站長打電話。人命關天啊,我們肯定第一時間趕去救援?!泵恳淮尉仍际菍w力和意志的考驗,但這些樸實的管護員只字不提辛苦。
站長哈廷孝去年調來這里工作,他最大的困擾是失眠。他平靜地說:“信號不穩定,陰天下雨時沒信號,使用太陽能板供電。海拔高,晚上睡不著,站上的人,身體多少都有點毛病。”
長期在高海拔工作對身體的影響很大,容易出現心臟病、高血壓等問題,即使土生土長的祁連縣人馬明,也患有高血壓,在管護站夜里睡不好?!皠e以為當地人就沒事,牧民帳篷里也大包大包的都是藥?!瘪R明解釋。
管護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
在流石灘,我問馬明,這里有沒有綠絨蒿,他興奮地說:“臭牡丹啊,很多,有各種顏色的,紅的、黃的、白的、紫的,學名不一樣?,F在花開敗了,被雪蓋住了?!薄澳怯袥]有雪兔子?”“也有很多種,一會兒停車我找給你看?!?/p>
我好奇馬明怎么認識這么多植物,他說:“都是參加培訓學到的,國家公園每年都組織各種培訓?!瘪R明驕傲地說,自己還曾拍攝過許多珍貴的野生動物照片,“拍到過藏野驢、藏原羚等,最多一次拍到100多只藏原羚?!?/p>
馬明自2016年便成為野牛溝鄉的一名生態管護員,之后他自考了大專文憑,自學了電腦,學會了攝影,近幾年還考取了無人機飛行證,是站里的多面手。
野生動物的遷徙規律也在馬明的觀察記錄中。“現在藏野驢去了山那邊的甘肅片區,冬天它們愿意遷到這邊。”說話間,一只赤狐出現在道路邊的山坡上,給我們一個嬌媚的回眸。馬明有說:“赤狐、藏狐、藏原羚這些,我們這里多得很。狼有的時候還跑到我們站里來?!?/p>
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可能反映著生態環境的整體狀況。馬明十分肯定地告訴我們,草原上的野生動物明顯比以前多了,在野外遇見的次數也更多了。
祁連山的冰川可能仍在消融,但人們保護生態環境的決心和行動在不斷加強。在沙龍灘管護站,在祁連山的每個角落,還有一群人在默默地堅守,他們的故事,是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建設成果的最好體現。
編輯:李圣薇
初審:李燕
審核:苑鐵軍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