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下美麗花海迎客來。
民勤縣青土湖,蘆葦搖曳,碧水粼粼,水鳥爭鳴。
古浪縣八步沙林場綠意盎然。
古浪縣北部,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天??h冰溝河,良好生態環境賦能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本版圖片均由金奉乾攝
金奉乾
從縱深推進荒漠化綜合防治,到祁連山植被封育封禁保護;從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到青土湖重新煥發生機;從開窗見綠、出門見景,到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增長良性循環發展……一項項舉措、一個個成果,勾勒出武威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顯著成效,也彰顯出武威市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信心與決心。
武威,毗鄰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這里生態環境極為脆弱,處于全國荒漠化防治最前沿。
近年來,武威市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勇擔生態報國之責,積極融入全省“七地一屏一通道”建設,聚焦加快建設“兩區兩地”目標定位,按照“南護水源、中保綠洲、北固風沙”總體布局,科學開展國土綠化和防沙治沙,扎實推進“綠滿隴原”行動,全力以赴推動“三北”工程建設,聚力打造全國荒漠化治理樣板區,累計治理沙化土地1111萬畝、風沙口268個、風沙線490公里,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呈現“雙縮減”良好態勢。石羊河下游青土湖由20世紀50年代徹底干涸逐步恢復水域27.65平方公里,形成旱區濕地127平方公里,實現了“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護青山 全面加強祁連山生態保護
持之以恒強化監管。武威市樹牢底線思維,將維護祁連山生態安全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與底線責任,加快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積極參與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認真履行屬地責任,常態化監管、動態式修復。全面抓好祁連山區域天然植被封育封禁保護,嚴格落實退化草原治理及草畜平衡措施,促進林草植被恢復,祁連山生態保護實現“由亂到治、大見成效”,雪豹、金雕等珍稀動物陸續回歸、頻頻出鏡。
多措并舉推進修復。堅持人工修復與自然恢復相結合,以石羊河和大通河流域兩岸宜林區域、祁連山保護區外圍地帶、生態移民遷出區符合要求的造林區域為重點,采取植樹造林、封山育林、林草植被恢復等措施,實施“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碳匯林建設等重點生態工程,加強天然林保護,推進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營造水源涵養林67萬畝,封山育林127.7萬畝,祁連山區水源涵養林面積穩步擴大,水源涵養功能全面提升。
綜合施策深化治理。堅持分類施策、靶向攻堅,以“三化”草原為對象,以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為抓手,緊盯林草濕荒一體化保護修復,著眼祁連山水源涵養林草帶建設,統籌推進草原生態修復治理?!笆奈濉币詠?,大力實施草原生態修復治理、祁連山北麓水源涵養與生態保護修復等工程項目,通過圍欄封育、補播改良、人工種草、有害生物防控等措施,推廣草灌結合新模式,綜合治理退化草原377萬畝,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1.14%,植物群落結構持續優化,生物多樣性不斷增加,草原生態環境有效改善。
植新綠 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
鄉村綠化亮點紛呈。武威市堅持質量與數量并重,積極推廣“一村萬樹”模式,利用邊角地、空閑地、撂荒地、拆違地等,房前屋后見縫插綠,莊前院后造林增綠,因地制宜建設鄉村森林小游園,提高生態效益和景觀效果。全市累計完成鎮區綠化94個,農村村莊綠化818個,農村社區綠化100個,新建鄉村森林小游園315個,完成景區景點綠化85個、產業園區綠化114個,開窗見綠、出門見景成為百姓生活常態。
聯創聯建成效豐碩。武威市對標對表指標體系,積極開展森林城市、森林小鎮、森林鄉村聯創聯建,全力補短板、強弱項,新建鄉村休閑公園18個、公共休閑綠地622處,實現每個鄉鎮至少1處休閑公園、每個行政村至少1處公共休閑綠地的目標,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天??h天堂鎮、古浪縣黑松驛鎮被授予“省級森林小鎮”稱號,涼州區清源鎮蔡寨村、民勤縣薛百鎮宋和村、古浪縣干城鄉富民新村、天??h賽什斯鎮先明峽村等11個村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
綠洲屏障持續穩固。武威市因地制宜開展環村林、護路林、護岸林和河渠兩岸、湖庫周邊等廊道綠化建設。在境內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縣鄉道路兩側,完成通道綠化9528公里,通道綠化網絡不斷完善。有機銜接周邊田塊、溝渠、道路,科學規劃建設農田防護林7.3萬畝,構建結構優化、性能高效、功能完備的農田防護林體系。持續開展提質增效行動,對缺株斷帶、林相殘破、防護功能低下的退化防護林實施修復改造,完成提質增效61.2萬畝,綠洲防護林網功能質量不斷提升,逐步構建完整的綠洲防護屏障。
抗風沙 縱深推進荒漠化綜合防治
實施系統治理,統籌推進保護修復。武威市堅持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因需治理,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在全省率先頒布實施《武威市防沙治沙條例》,制定《武威市防沙治沙規劃》,精準確定“8553”治理思路(治理八大風沙口、實施五大專項行動、建設五個治理區、構筑三道阻擊防線),科學劃定1485萬畝重點治理區域,全力實施青土湖生態屏障守衛工程和八步沙生態提質工程,系統做好覆綠固沙、綠洲擴容、沙漠鎖邊文章,著力構建“一屏三帶多廊多點”的生態保護治理格局。
聚焦重點治理,構建生態防護網絡。武威市堅持“上下游協同、市內外聯動、防沙植綠節水并舉”,聚焦重點風沙口、風沙線和綠洲防護缺口,實施“三北”工程、退耕還林、規?;郎持紊车戎攸c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完成人工造林422.8萬畝,封育336.6萬畝,退化林修復59.8萬畝。全市518公里環綠洲防風固沙控塵林草帶實現閉環圍合,古浪縣239萬畝沙化土地全部得到初步治理。強化區域聯防聯治,打破省域、市域、縣域行政界線,建立聯合協作機制,共同謀劃實施聯防聯治項目,著力構筑點線面結合的生態防護網絡。
強化科學治理,提升生態建設效能。武威市聚焦區域生態治理的卡點、堵點和難點問題,持續加強科研攻關、推廣應用、合作交流、平臺建設。與中國科學院、蘭州大學、省治沙研究所等聯合開展技術研發和科技攻關,成功研發“半隱蔽式帶狀沙障 低覆蓋度行帶式造林固沙”等治沙技術20多項。引進生態墊、尼龍網、聚乳酯纖維等20余種新型固沙材料。建成古浪八步沙、民勤青土湖等集科技創新、技術示范、科普展示為一體的示范區10個。聯合省治沙研究所、西域景天公司等科研院所和企業,研發推廣履帶式治沙壓草機、自走式壓沙機等林草機械裝備10余種。
推行長效治理,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武威市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積極拓寬“兩山”轉化路徑,加速釋放沙漠資源多重效益。在沿沙區發展以釀酒葡萄、優質梨、紅棗等為主的優質經濟林果8.82萬畝,甘草、沙蔥、板藍根等特色沙生食藥植物16萬畝,梭梭接種肉蓯蓉、白刺接種鎖陽等林下產業2.78萬畝。大力發展以日光溫室為主的現代設施農業,全市累計發展設施種植20.89萬畝,日光溫室發展規模居全省首位。立足資源稟賦,深入實施“生態 旅游”戰略,建成民勤蘇武沙漠大景區、天祝馬牙雪山帳篷城等一大批生態旅游景區。將光伏基地建設與沙漠治理有機結合,建成和在建裝機規模達到1200萬千瓦,有效治理沙漠42萬畝,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增長良性循環發展。
堅持接續治理,廣泛凝聚治沙合力。在長期治沙實踐中,武威市孕育了“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新時代武威精神,總結提煉了“人人上、代代傳、步步走、苦苦干”的防沙治沙“民勤模式”,涌現出了“時代楷?!薄傲謽I英雄”“治沙英雄”“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等一批先進典型。在典型的引領帶動下,全市機關干部連續16年義務壓沙造林47.32萬畝,建成螞蟻森林、青梭公益等社會公益造林基地80個,治理沙化土地58萬畝。“請到民勤種棵樹”公益植樹活動火爆全網,激發了全社會對生態建設的高度關注。
強監管 堅決守牢林草資源安全底線
推深做實林長制。將林長制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總抓手,構建起嚴密的監管責任體系。全市設立四級林長4016名,選聘護林員4162名,建立林長制分片包抓、督查激勵、“四單一函”等“1 10”制度機制保障體系。市級總林長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著力推動林長制工作,先后90余次對林長制及林草工作作出批示,深入林草區巡林調研47次,帶動各級林長巡林超10萬次,推動林長制從“有名有實”向“有能有效”轉變。武威市林長制工作連續3年被考核為全省“優秀”等次,古浪縣被評為2024年全國林長制激勵表揚縣。
編緊織密防護網。堅持依法治林,制定《林草濕地資源監督管理規范》《林長巡林制度》等制度,嚴格林地草地用途管制和林地定額管理,嚴格執行森林采伐限額制度和憑證采伐林木制度。堅持鐵腕護林,建立“林長 警長 檢察長”協同監管機制,扎實開展“清風”“網盾”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毀林毀草、蠶食侵占林草地等違法行為,森林督查案件查處率達100%。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累計救治雪豹、金雕等60余種700多只野生動物,建成全國唯一的高鼻羚羊種源繁育及野化訓練基地。
守好筑牢安全堤。突出預防監測,嚴格落實森林草原防火“8311”工作機制,布設29個視頻監控塔、56個卡口監控,持續運用衛星遙感監測、無人機巡護、地面巡查等手段,構建“天上看、地面查、網絡傳”的空天地網一體化監管防護體系,及時排查整治各類風險隱患,近年來未發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建立健全林業有害生物防控體系,突出抓好大沙鼠、光肩星天牛、榆綠毛螢葉甲等重點林草有害生物防治,確保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8‰以下。
向綠而行,逐綠而進。新征程上,武威將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面加強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持續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堅決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加快建設全國荒漠化治理樣板區,積極拓寬“兩山”轉化路徑,為全力打造生態美、產業優、文化興、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武威,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