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艦物種是生態系統的傘護者,其保護成效關乎生物多樣性大局。為全面保護旗艦物種,國家公園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應用了哪些現代化數字技術產品?取得什么成效?
8月19日,第三屆國家公園論壇“旗艦物種保護與監測技術創新”分論壇舉辦,來自國家公園管理機構、科研院校、高科技企業的代表進行廣泛深入探討。
大熊貓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世界自然保護的象征,也是中華文化元素的生動體現,其生存狀況深受關注。
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園區,分布著野生大熊貓1200余只,占大熊貓國家公園總數92%。四川省林草局局長兼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局長李天滿介紹,大熊貓國家公園創新策略、構建大熊貓雪豹雙旗艦物種傘護體系,修復生境、系統改善大熊貓棲息地質量,創新技術、積極促進瀕危小種群復壯,共建共享、探索推進協同治理和價值轉化,智慧賦能、強化“天空地”一體化監測,法制護航、提升依法治理管控能力,不斷探索高質量建設國家公園和高水平保護珍稀瀕危動物新路徑新模式。
四川已完成棲息地修復33萬余畝,持續實施泥巴山、土地嶺、黃土梁等6條大熊貓生態廊道建設,恢復竹林1.3萬畝,大熊貓棲息地的完整性、連通性持續提升?!霸诖嘶A上,我們還將重點實施棲息地原真性完整性保護的修復行動、珍稀瀕危物種保護行動、生態價值轉化行動等三大行動,守護大熊貓美麗家園?!崩钐鞚M說。
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已實現全域覆蓋,2.8萬臺紅外相機將野生動物視頻實時上傳數據庫。哪里有大型動物出現、有何活動規律,這些情況都一清二楚。
2005年以來,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國家林草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主任馮利明持續開展東北虎豹生態學研究。到2018年,成功研發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天地空”一體化監測體系,實現了一張網絡、一套裝備、一個平臺,當時僅覆蓋500平方公里。
“晚上20∶43老虎出現了,20∶50平臺就能發出預警信號。老虎出現地點與距離最近村子有多遠,該地點如果有人曾出現,也能馬上追溯到,找到當事人,助其成功避險。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在過去一兩年內,每年平均要發出數千次類似預警信息?!瘪T利民說。
通過采集海量數據,對野生動物個體識別率已達95%。雖然東北虎、東北豹數量已分別增至70只、80只左右,但人獸沖突風險“盡在掌握”,精準研判東北虎豹等野生動物以及人為活動的時空動態,從而高效制定保護管理策略方案。
海南長臂猿曾一度被學界懷疑已經滅絕,如今其種群已恢復到7群42只,成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生態保護修復成效的生動體現。棲息地退化甚至消失是海南長臂猿瀕危的主要原因。如何更精準地提升棲息地質量,促進種群數量增長,需要全面掌握其生活習性。
生活在雨林樹冠層的海南長臂猿家庭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供圖
種群活動范圍多大?主要吃什么?成年雌猿生育周期多長?這些都是中山大學教授范朋飛及其團隊關注的問題。在兩年內,他們密切關注兩個海南長臂猿家庭群日常生活,收集了近1400個小時數據,成功破譯其生活“密碼”。長臂猿家庭群活動范圍平均為1—3平方公里,棲息地海拔在800—1100米之間,食物結構中果實占比超過80%,果實種類超過80種,雌猿繁殖后代間隔約為2.8年,雄猿7歲后會離家獨立生活……
“根據這些科學結論,可以更有效地開展保護工作。比如,它們的活動范圍并沒有以前我們想象中那么大,不需要對更高海拔棲息地進行修復,但在其主要活動區域及周邊開展生態廊道修復連通很有必要。”范朋飛說。
為精準全面識別武夷山國家公園物種,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中心研究員徐衛華團隊瞄準全物種識別目標,成功上線“武夷山觀物”App,并建立了完備的海量樣本庫,包括野生動植物圖像、聲紋、視頻等。武夷山3000多個物種中,已收集30多萬個植物樣本、占植物物種90%以上,收集11萬張300多種鳥類圖片、200多種鳥類聲音……通過大數據庫能精準識別80%的動植物品種。在此基礎上,團隊進一步開展生態系統調查與評估。目前,武夷山森林生態系統原真性綜合指數為0.68、處于良好水平,生態系統完整性綜合指數為0.74、整體表現良好。
為持續提升國家公園保護成效,徐衛華建議,建立“調查-監測-評估-管理”全過程生態調查與評估體系框架,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基礎構建保護對象智能識別App,以每平方公里網格為基本單位摸清物種、生態系統、自然遺跡與景觀等保護對象的家底,將網格化調查結果應用于邊界劃定、管控分區確定、保護成效評估、差別化管控以及國家公園保護修復等。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黃腹角雉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浙江、湖南6省區,其中近20%的種群生活在武夷山國家公園?!北本煼洞髮W教授張正旺說,“近年來,武夷山國家公園加大黃腹角雉研究保護力度,調查監測摸清種群數量,凝聚科研力量全面開展科學研究,同時構建最系統的物種保護格局?!?/p>
目前,國內雉類保護仍面臨挑戰,22個物種種群數量在下降,9個物種缺乏調查,僅對黃腹角雉、褐馬雞等開展了較為系統的科學研究。今年5月,國家林草局印發《旗艦動物國家保護研究中心建設布局方案》,其中雉類保護研究中心主體就設在武夷山國家公園。
圍繞國家雉類保護研究中心建設的一些基本思路,張正旺分析了為什么要建、建在哪、怎么建等問題,并簡要介紹了研究中心的六大任務,包括就地保護、野化放歸、科普宣傳、國內外交流合作等。他認為,保護旗艦物種相當于大范圍大尺度保護森林,旗艦物種保護能帶動改善一大批珍稀瀕危物種生存狀況,進而提升生物多樣性水平。
精準、全面的科學監測是保護旗艦物種的有效手段,也是必要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看不見、看不全、看不透是旗艦物種及其棲息地調查、監測和評估面臨的現實挑戰。武漢大學教授眭海剛介紹了天空地多平臺遙感監測技術體系,有效解決林下野生動物看不見、動物離散分布看不全、動物個體識別看不透等難題。
監測對象種類多、監測環境范圍廣、監測人力成本高、監測數據融合難等,讓國家公園監測體系建設也面臨不少挑戰。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祝明看來,個體行為差異大、群體分布廣、活動隱秘性高、植被遮擋、地貌氣候復雜等因素,導致大范圍全天候快速識別與預警難、不同平臺監測數據互聯互通難,亟須兼顧廣域覆蓋和局部精細化感知的連續監測,滿足全天候、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監測需求。北航正在研發“天臨空地”一體化監測技術,集成“天臨空地”多源監測數據,運用大數據、GIS、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數據處理、分析與建模,實現旗艦物種及棲息地狀況的準確評估與可視化展示。
監測技術創新賦能旗艦物種保護,穩步提升國家公園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水平。(曹云)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