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贛中峽江縣的山林間生機盎然。昔日以種苗、木材輸出為主的林地,如今通過“林 菌”“林 藥”等復合經營模式煥發新生,在守護生態的同時,讓林地資源變成經濟收入,走出一條生態與效益雙贏的新路子。
在峽江縣林木良種場林下復合經營示范基地,175畝林地被劃分為森林藥材區與食用菌培育區,不同區域根據林地條件和作物特性科學布局,形成了互補共生的立體種植格局。在150畝林間空地,套種100畝山香圓和50畝崗梅,與上層林木形成錯落有致的復合生態系統,另外25畝則培育玉木耳、虎乳靈芝、南方羊肚菌等特色菌類。
“我們與省林科院合作,篩選出適合本地林地的品種組合,既不影響林木生長,又能實現畝均效益倍增。”基地負責人介紹,目前食用菌類已見成效,2024年玉木耳年收益達80余萬元,虎乳靈芝也帶來了40萬元收益。待山香圓和崗梅進入盛產期后,預計每年還能分別創造80萬元、50萬元產值。
西莊林下復合經營示范基地更是“復合經營、高效利用”的典范。這片林地610畝,新造油茶、樟樹、濕地松,同時科學套種了杭白菊,并配套建設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鼐奶暨x7月至9月不同成熟期的品種,巧妙避開農忙時段,有效破解了勞動力緊缺難題。
“按照20cm×30cm的株行距栽種,每畝約有5500至6600株,我們已與藥企簽訂保底收購協議,預計每畝產干花150kg,畝產值可達0.84萬元?!被丶夹g人員算了一筆賬,僅此一項就能實現年近500萬元產值,還能為村民提供季節性務工崗位200多個。
如今的峽江,林下經濟正從單一的種養模式升級為“生態 產業 民生”融合發展體系。一個個復合經營示范基地如同散布山間的“綠色銀行”,既存下了滿山蒼翠的生態資本,又產出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持續擦亮“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峽江名片。 (賴慎鴻)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