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山綠霧騰騰,沅江水碧波滔滔。田間禾苗青青,溪邊綠樹成蔭……山水作畫,將夏日的懷化點染得格外蒼翠。
殊不知,這山水不只可作畫,還流金淌銀。懷化積極探索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路徑,前不久入選首批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
懷化生態產品價值如何變現?連日來,記者入山林、進企業、訪農戶,尋找答案。
剝離經營權
激活了山水
湖南補天健康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朝東,見證了懷化如何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兩年多前,該公司相中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渠陽鎮三和村一片林地,計劃種植茯苓、梔子等中藥材,但苦于無經營權,只能“望林興嘆”。
同樣“望林興嘆”的,還有承包這片林子的負責人:林木尚未達到砍伐年限,無法變現;有發展林下經濟的想法,但缺乏技術與資金。
當時,懷化和全國多數地區一樣,實施的是林地、林木與林下空間的產權一體化模式,林地的所有權和經營權沒有分開,經營主體必須同時獲得林地承包權和所有權,且需具備專業的林木和林下經濟經營能力,門檻要求高、籌資壓力大、發展難度大。
靖州探索實施林地改革,制定實施土地(生態產品)經營權登記管理辦法,將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三權分離。對林地經營權及其派生的他項權利予以確權登記,明確可在地上、地表和地下分別設立經營權,經營權人持經營權證可進行融資抵押、置換、流轉。
改革春風吹來,解了湖南藥業和林地承包者的“兩難”。
湖南補天健康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該林地建設中藥材基地,對地上部分產出的鐵皮石斛,地表部分產出的金絲皇菊、梔子,地下部分產出的茯苓、黃精、玉竹等經營權進行登記辦證。同時明確以勞務合作、入股分紅等形式,帶動村集體和農戶抱團發展。
“登記辦證后,我們憑借經營權證獲得銀行1000多萬元貸款。”徐朝東說,基地建成后,可實現年產中藥材1萬噸、產值3億元,直接帶動300余人就業,帶動20個村集體經濟增收,每村每年至少增收2萬元以上。
“目前全縣已辦理生態產品經營權登記465件,涉及林地面積1.65萬畝,共發放各類生態產品擔保貸款超1億元?!本钢菝缱宥弊遄灾慰h林業局改革辦主任段麗萍說。
經營權剝離,解開了將林地、林木與林下空間產權捆綁在一起的繩索,沉睡的山林“蘇醒”。靖州此項改革,入選中國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經營權改革啟動后,“蘇醒”的不只是村民屋后的青山,還有門前“起舞”的綠水。
白天,和平湖靜靜流淌。夜幕降臨,水幕秀開啟。游客登船游龍津風雨橋、和平大橋、天后宮,在“遺世侗鄉夢逐月”“沅有芷兮澧有蘭”“一紙降書落芷江”等水幕表演中,沉浸式感受“水岸街坊船,芷江不夜天”的繁華。
“和平湖夜游項目,是探索水域三權分離的成果之一。”芷江侗族自治縣發改局局長王英介紹,該縣從水域所有權、管理權中分離出水域經營權,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將經營權承包給企業或個人,并頒發水域經營權證。承包經營者可對相關水域進行開發,也可流轉水域經營權,或用于抵質押貸款。
“水域經營權證到手后,我們啟動橋體水幕設計,并獲得銀行貸款1.5億元?!焙推胶褂雾椖控撠熑藦埧普f,去年,該項目實現營業額920萬元,帶動街區、文體商旅綜合商戶營業收入達2000萬以上。
貸款模式創新
山水得以“變現”
“生態優勢,一直是我們引以為傲的資本。”懷化市發改委副主任杜軍介紹,該市森林覆蓋率達71.04%,林地面積、森林蓄積量、森林覆蓋率均居我省首位,是全國九大生態良好區域之一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盡管資源豐富,但長期以來懷化人“捧著金飯碗受窮”。主要在于生態產品難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
為打通關卡,懷化成立由市委書記任顧問、市長任組長的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工作領導小組。聯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編制生態產品總值核算規范,形成國內首個地市級生態產品核算報告。
“摸清生態資產‘家底’,解決生態資產怎么算的問題還不夠;最核心的關卡,在于打通變現渠道。”杜軍說。
在實踐中摸索,懷化將創新林權貸款模式作為突破口。
“2012年,我們開始探索林權抵押貸款,但進展緩慢,到2021年貸款總額不足300萬元。”湖南會同林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林斌說,“主要癥結在于當時政府只負責搭臺,唱戲的是銀行與林農,缺少風險聯結機制,銀行不愿貸、林農不敢貸。”
會同縣的改革,是在三權分開的基礎上,將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林木使用權三權整合,在全國率先推出可交易、可流通的綠色金融不動產權證。憑證可向銀行抵押貸款,并在林木生產、林下經濟種植等方面,享受政策傾斜。
同時,創新推出林權兜底收儲、森林商業保險等制度,政府從財政拿出2000萬元作為兜底收儲啟動資金,讓金融機構吃了“定心丸”。
林斌介紹,兜底收儲制度,即借款人逾期1個月還不能還款時,由縣林投公司按不高于抵押林權評估值65%的價格進行兜底。償還完成后,該公司既可以通過拍賣等方式將抵押林權處置變現,也可依程序向銀行再用林權申請貸款。
森林商業保險,即保險公司向抵押林權貸款人,按照實際貸款額度3‰的標準收取保費。若抵押林木遭受冰災、蟲災、火災、水災等災害,依據損失程度,由保險公司按程序理賠,最高能獲得實際貸款額90%的資金賠付。
“升級版的林權貸,讓我們免除了‘收不回’的擔心?!敝袊r業銀行會同支行行長劉平鑄坦言。
“一棵杉樹平均要等20年才能采伐變現,如今,我用700多畝林地的林權就貸了100萬元,這讓我有了繼續擴大造林面積的底氣?!绷謶羰终f。
目前,會同縣共發放林權抵押貸款3.7億元,撬動社會資本投資近30億元,帶動農戶增收近4000萬元。
以林權貸為橋梁,該縣引導企業、合作社、林農抱團發展。林企依托村級合作社,以出租或入股的形式,流轉林農零星林地建設原材料生產基地,憑借綠色金融不動產權證向銀行貸款,并向村級合作社支付管理費。林農每年可獲得土地流轉費或分紅,還可優先到基地務工。
“公司流轉竹林2萬余畝,目前已支付5年的土地流轉費及村集體管理費300多萬,其中僅向泥灣村就支付100多萬元?!焙暇G地高新農林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苛嘉說,“我們利用貸款進行企業技改擴規,今年產值預計能翻番?!?/p>
目前,該縣共有8.3萬畝林地林權流轉到了林企、林業大戶,新成立各類林業產業合作社40余個,實現林農得實惠、合作社得發展、企業得效益。
【短評】
為“兩山”轉化探路打樣
廖聲田 肖暢
懷化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鑰匙”,打開“兩山”轉化的大門。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是一項開創性的改革任務和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范圍廣、政策鏈條長、工作環節多?!叭腴T”的懷化,還在嘗試和探索,而且,這個過程中還存在協同推進機制不夠順暢、價值變現壁壘高等問題。如何借助改革契機,將生態優勢的“好牌”打成發展勝勢的“贏局”,任重而道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此番“打頭陣”,給懷化林業經濟未來發展,帶來了美好希望和無限可能,這或許也可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兩山”轉化實踐,探個路、打個樣。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