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覆蓋率達71.6%的德昌縣,不僅是全國綠化模范縣,更在“十四五”以來以系統思維破解森林資源保護難題,創新構建“審批—執法—監測—保險—防火”五維工作體系。每項舉措都是破解生態守護難題的關鍵落子,共同織就專屬于德昌縣的森林資源“守護密碼”。五年來,這里未發生一起森林草原火災,森林面積、林地面積、蓄積量實現“三增長”,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綠色答卷。
審批嚴把關:解鎖“源頭管控”之鑰
源頭守得住,生態才能扎下根。德昌縣以林木采伐許可制度為核心,嚴守審批流程、杜絕越權發證,把源頭管控的“安全閥”擰得更緊。2021年至今,全縣共發放采伐許可證1191份,涉及采伐蓄積約17.77萬立方米、出材6.13萬立方米,全流程合法合規、可追溯,真正把“每一棵樹”的流向管到底、管到位。
在嚴守生態底線的同時,德昌縣也兼顧發展需求:五年內辦理林地使用申請67起、草原使用申請18起,既保障重點建設項目順利落地,又杜絕資源無序開發,實現“保護中發展、發展中保護”的良性循環。這份“源頭之鑰”,既有剛性約束的力度,也有民生溫度的厚度。
執法零容忍:激活“震懾約束”之力
違法必懲,是筑牢生態防線的“硬脊梁”。德昌縣始終保持林草執法高壓態勢:2021年至2025年8月,全縣辦理林草行政案件267起,處罰267人次,收繳罰款1094.59萬元;2023年以來更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2件?!斑`法必查、查必嚴懲”的信號持續釋放,構筑起“不能違、不敢違”的強大震懾屏障。
高效執法不僅狠狠打擊了亂砍濫伐、非法占用林地等行為,更重塑了全縣“尊重自然、依法用林”的法治環境。如今,“護林光榮、毀林違法”的觀念深入人心,這份“震懾之力”讓生態保護的規矩真正落地生根。
監測一張圖:開啟“數字賦能”之窗
摸清資源底數,才能實現精準守護。德昌縣借力“林草資源一張圖”與衛星圖斑監測技術,把森林資源管理搬進“數字駕駛艙”,對林地、草原、濕地實現動態精準監管:2022年以來,累計完成189個森林督查圖斑、171個草原變化圖斑的調查與入庫,完成8314個差異圖斑地類對接;數字化管理還延伸至古樹名木建檔、野生動物棲息地監測等領域。
“資源底數清、保護情況明”,這套“數字之窗”讓每一寸綠色都處在“智慧眼”的實時守護中,徹底告別過去“靠腿跑、憑經驗”的粗放管理模式。
保險全覆蓋:織密“風險兜底”之網
生態有保障,林農才有護林的底氣。德昌縣全面推行政策性森林保險,堅持“應保盡?!保瑸樯仲Y源穿上“金融防護衣”。2025年,全縣投保森林面積達248.36萬畝,財政補貼占比84.2%,大幅降低林農繳費壓力;自2012年啟動保險機制以來,已處理病蟲害、火災等理賠案件409起,支付賠款455.55萬元,林農滿意度超95%。
這份“兜底之網”不僅增強了林業抗風險能力,更打消了林農“護林怕損失”的顧慮,讓“綠水青山”在自然風險面前多了一層堅實保障,成為森林可持續保護的重要支撐。
防火立體化:筑牢“全域防御”之盾
火災是森林最大的威脅,德昌縣構建“人防 技防”立體防火體系,把火災隱患攔在“防線”之外。硬件上,建成防火通道3125公里,設置卡點30個、瞭望哨27個,配備視頻監控36套、消防水池4262個;人員上,組建360人專業撲火隊和1020人村級巡護隊伍,“技防”守線、“人防”守點,織就“山有人看、林有人護、火有人管”的全域防控網絡。
連續五年“零火情”的成績,證明這套“防御之盾”真正守住了綠水青山,也守住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五維協同:書寫山區綠色答卷
德昌縣的森林資源“守護密碼”,從非單一舉措的“單打獨斗”,而是五維聯動的“協同作戰”——審批定規矩、執法強約束、監測明底數、保險兜風險、防火筑底線,五者環環相扣,推動被動管護轉向主動服務,單一管理升級為系統治理。
這份“密碼”不僅帶來了森林“三增長”、五年“零火災”的實效,更給出了德昌縣的生態保護答案:無需在“護綠”與“發展”之間做單選題,只要找對方法、織密體系,就能讓綠水青山長久盎然。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