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浩蕩,春潮涌動。2023年4月10日,湛江這座中國大陸最南端的城市,備受矚目。兩年來,全市上下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堅定扛起“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和“與海南相向而行”的使命任務,凝心聚力推動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湛江新篇章。
在一望無垠的海面,智能養殖平臺“恒燚1號”內,名貴魚類自在巡游;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里,首次在廣東境內發現新記錄鳥類線尾燕,為生物多樣性圖譜再添一筆;“黃金水道”——瓊州海峽帆檣如云,川流不息的人流物流奏響一曲海上交響曲;徐聞大水橋河畔修起幸福河湖驛站,帶動生態修復和經濟發展齊頭并進……
當前,湛江正面臨聚勢騰飛的重大歷史機遇,幾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催生強勁動力。這座承載著海洋豪情與紅土熱情的城市,正闊步前行在新時代的春光里。
撰文:林露 鄧安祺 陳思亮 楊川 陳歡 湛新
編輯統籌:羊建溶
堅持向海圖強
藍色海洋經濟動能澎湃
三面環海的湛江,是中國對蝦之都、中國海鮮美食之都、中國金鯧魚之都、中國水產預制菜之都,在海洋產業的賽道上大有可為??亢3院5恼拷?,正以科技浪潮,重塑耕海牧漁的傳奇。
從海洋牧場的規劃開發,到種苗“芯片”科研攻關,再到各類“巨無霸”養殖平臺,湛江高位推進海洋牧場建設,立下攻關海洋牧場全產業鏈的決心,全力建強“藍色糧倉”。
湛江充分發揮湛江灣實驗室、廣東海洋大學等科研力量,建成硇洲族大黃魚工廠化繁育和馴養基地兩家,打響大黃魚“種業翻身仗”。經過孜孜不倦科研公關,成功突破了硇洲族大黃魚規模化人工繁育關鍵技術,目前已穩定培育出7萬尾苗種及約100萬尾仔魚。
4月8日,廣東海洋大學舉辦海水種業科技成果發布會,并揭牌“硇洲族大黃魚研究中心”,發布硇洲族大黃魚、章紅魚、南美白對蝦、扇貝、馬氏珠母貝和生蠔等6種海水種業在研究和應用上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視線轉至國家863計劃項目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下稱“863基地”),基地啟動硇洲族大黃魚的“育繁推”工作,實現粵西地區首批“陸海接力”大黃魚投放入海養殖?!敖酉聛?,我們將加快野生硇洲族大黃魚的繁育和魚苗大規模化生產,為海洋牧場養殖提供優質魚苗。”863基地水產種苗與養殖研究所所長陳奕彬表示。
解決了海洋牧場“養什么”的難題,“怎么養”的課題也不能落下。雷州市流沙灣海域農發國家級海洋牧場申報成功,湛江獲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4個,占全省總量的1/4;海工裝備產業園等項目加快建設,成功引進江蘇藍水集團等龍頭企業;湛江現有重力式深水網箱3426個、大型養殖平臺6個,分別占全省65%和50%,位居全省第一。
繼“海威1號”“海威2號”“湛農1號”“恒燚1號”等國內領先的大型桁架式養殖平臺之后,3月28日,由湛江灣實驗室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漂浮式動力定位養殖平臺“湛江灣1號”舉行下水儀式,將前往硇洲島海域投產運營。這艘8萬方水體的“海上智慧漁場”適用于南海千米乃至萬米水深的全海域養殖,標志著我國深遠海養殖裝備研發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意味著湛江在打造現代化海洋牧場示范市的征程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湛江立足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稟賦,出臺《特色型現代海洋城市發展規劃》,強化港產城整體布局,推動臨港產業集聚發展,建設世界級臨港產業集群和出口加工區,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藍色動能”。近日,《湛江臨港經濟區建設總體方案》獲省政府印發,區內共引進產業項目超100個、總投資額超420億元,2024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2.4%。
堅持綠色發展
“紅樹林之城”建設蹄疾步穩
“最近天氣回暖,游客又多了起來,每天都有研學團隊預約參觀?!痹诼檎聟^金牛島紅樹林片區,世喬村村委會副主任許何昌完成村委會工作后,總會繞道巡查紅樹林長勢,為前來參觀的群眾講解。
講起金牛島這兩年來的變遷,許何昌總是樂呵呵:改造后的金牛島紅樹林黨群服務站增設了游客休息大廳,提供紅樹林保護科普宣傳、便民雨傘、應急藥箱等服務;原先4000平方米的簡陋停車場已蝶變為沉浸式科普廣場;科普廣場到棧道碼頭之間沿途設置科普休閑長廊、鳥巢打卡點、水鳥雕塑等。
此前,以金牛島紅樹林片區為主的湛江市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通過全國競爭性評審,獲3億元中央資金支持。隨著項目推進,該片區采用紅樹林種植 生態養殖耦合模式開展紅樹林生態修復工程,并同步進行海堤生態化改造,目前已簽訂退塘協議可種植紅樹林242.39公頃,種植紅樹林9.37公頃,預計今年6月底前完成紅樹林種植總數546公頃,區域海岸帶生態系統結構將進一步優化。
在抓好紅樹林保護的基礎上,湛江穩妥推進紅樹林生態旅游發展,將紅樹林元素融入大文旅產業鏈,以金牛島紅樹林為核心,串聯周邊舊縣村、湖光巖等景區景點,發展花卉特色產業,推進特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金牛島紅樹林片區綠美示范點的加快建設,是湛江凝心聚力打造“紅樹林之城”的微觀映照。湛江像愛護眼睛一樣守護好紅樹林,把紅樹林打造成生態文明新名片、綠美廣東新亮點,2019年以來,湛江完成紅樹林營造1632公頃、修復1129公頃。其中,雷州萬畝級紅樹林示范區營造任務已完成過半,徐聞萬畝級紅樹林示范區營造修復任務已完成,湛江市紅樹林文化中心揭牌啟用。
視線來到美麗的特呈島,環繞全島分布著全球罕見的紅樹林古樹群。近年來,湛江實施特呈島濕地保護工程、生態駁岸建設工程,當地村民主動發起紅樹林保護行動,推動生物棲息地保護與恢復,島上紅樹林面積從500多畝增加至1000多畝,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4年,特呈島作為“零碳島嶼”入選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典型案例。
以開展“紅樹林之城”“鮮美湛江”建設為抓手,湛江全面加強海洋生態保護,協同推進減污、降碳、擴綠、增長,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半島。全市空氣質量、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排名全省前列;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保持100%;湖光巖湖入選2024年廣東省美麗河湖優秀案例,金沙灣獲評國家級美麗海灣;生態奇觀“中華白海豚”成為一張亮麗名片。
堅持內聯外通
“與海南相向而行”縱深推進
作為粵瓊雙向奔赴的“黃金水道”,瓊州海峽承擔海南90%以上生產生活物資和全部車輛的進出島運輸任務。從空中俯瞰,這條要素流通的“超級動脈”總是忙碌異常。
在瓊州海峽北岸,全球最大的客貨滾裝碼頭——徐聞港圍繞“四道一樞紐”的歷史使命和時代機遇,奮力打造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現代化水陸交通運輸綜合樞紐。
湛江徐聞港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金虹介紹,近兩年,徐聞港不斷實現港口硬件設施提檔升級,優化過海旅客服務體驗,首創客滾輪渡運輸行業標準化管理體系,打造國家級客滾輪渡運輸港口。2025年春運期間,徐聞港(含海安新港作業區)保障了9741個進出港航班,320萬人次旅客平安順暢過海,并通過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驗收,在服務業標準化建設邁入國內領先行列。
今年3月27日,全國首個客滾運輸應急保障基地——瓊州海峽客滾運輸應急保障基地在徐聞縣海安港正式啟用?;赝队煤?,將實現應急保障、船舶維修、救助服務“一站式”功能,實現“家門口”就能修船,船舶應急救助時間縮短至30分鐘以內,全面提升瓊州海峽航運服務保障能力。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如今跨越瓊州海峽,不僅可以選擇海路,還能選擇更為便捷的“飛的”。湛江西站至??谡尽翱砧F聯運”直升機航線開通,跨越海峽只需35分鐘;徐聞—??跓o人機跨瓊州海峽物流配送實現常態化運營。
交通的互聯互通,推動區域協同發展結出碩果。3月29日,徐聞縣產業推介會暨招商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在??谑信e行,活動圍繞“與海南相向而行 促區域協同發展”這一主題,共簽約27個項目,總投資253.06億元,推動徐聞打造瓊州海峽經濟帶重要產業集聚區。
目前,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加速推進,建設雷州半島西線高速加快推進;深圳、湛江、海南三地關港成功啟動“并行港”物流模式,三港間船舶裝載率提高到80%以上,2024年對接海南集裝箱量同比增長23.6%;湛江與海南合作開發紅色旅游、火山旅游等特色旅游線路產品6條,開發建設育種基地20個,4家企業被授牌供海南“菜籃子”基地;海口有138項服務事項可在湛江辦理,湛江171項服務事項可在??谵k理。
堅持民生為本
半島“水文章”精雕細琢
春日的徐聞大水橋水庫,天藍云淡、碧波蕩漾,漫步河道兩側,一派生機盎然的盛景映入眼簾。自從徐聞縣大水橋河幸福河湖建設項目開工以來,附近一帶的生態環境愈來愈好。
“大水橋河是徐聞縣的‘母親河’,下游緊鄰中心城區,是徐聞縣境內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贝笏畼蛩畮旃芾硖幹魅吻竦旅鹘榻B。2024年5月,徐聞縣大水橋河入選水利部2024年幸福河湖建設項目,是廣東省3條入選河流之一。去年以來,大水橋河幸福河湖建設項目聚焦水資源配置和水環境保護,構建“上游生態涵養保護區、下游宜居環境建設區、水庫生態環境改善區”,項目預計今年9月完工。
大水橋不僅是風光優美的幸福河湖,還是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下稱“環北廣東工程”)的向南輸水最后一個交水點。環北廣東工程從云浮郁南段西江干流取水,通過構建江、河、湖、庫相互貫通的區域水網,不僅系統解決雷州半島水資源承載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匹配問題,還將把雷州半島建設成為宜業宜游的熱帶水美鄉村。
湛江深諳工程的重要性,全力加快推動環北廣東工程湛江分干線、環北廣東工程二期建設,精心做好雷州半島“水文章”。目前,湛江分干線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9.50億元、完成總投資額的18.67%。
湛江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系統謀劃推動環北廣東工程二期項目建設,二期項目包括雷州半島百庫千塘萬池輸水儲水網絡工程、雷州半島灌區工程和綠美雷州半島水美鄉村建設工程。
為加快推動二期項目建設,湛江選取廉江市安鋪鎮、遂溪縣嶺北鎮、雷州市沈塘鎮、徐聞縣城北鄉開展試點鎮建設,4個試點鎮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
與此同時,湛江大力弘揚雷州青年運河“為民、擔當、奮斗、廉潔”的精神,在環北廣東工程二期指揮部統一領導下,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利用冬春時節開展水塘河渠清淤行動,攜手省軍區發動廣大民兵積極投身清淤行動。截至3月5日,經軍地不懈努力,湛江提前完成11個山塘和連接渠道的民兵參建清淤首戰任務。
此外,湛江還把環北廣東工程二期項目與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緊密結合起來,加快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全市110條風貌管控提升示范帶連片打造工作加速推進,第一批典型鎮建設成效深化提升、典型村培育項目全部竣工,美麗宜居村覆蓋率達83.85%,2個鎮、27個村入選省鄉村振興示范鎮村創建名單。
■展望
錨定“四個抓”
打造“六個湛江”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近期,湛江先后召開市委十二屆七次、八次全會,自覺把感恩之情轉化為奮進之志,明確抓經濟、抓民生、抓環境、抓作風的主攻方向,加快打造產業湛江、生態湛江、平安湛江、鮮美湛江、文明湛江、幸福湛江。
堅定不移抓經濟。依托寶鋼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巴斯夫、廉江核電、中海油等重大項目,強化延鏈補鏈強鏈,打造“四綠一藍”支柱產業集群。聚力推動海洋漁業及水產品加工業、海上風電、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發展“鮮美”文旅業態,打造“海上新湛江”。把應用型科技作為主攻方向,加快建設“AI滲透之城”和“邊緣AI應用產業之城”。完善定期舉辦招商活動機制,招引一批頭部企業、領軍企業和高成長性企業。
用心用情抓民生。扎實辦好民生實事,加快推進環北廣東工程湛江分干線和二期項目建設,抓好海灣大橋提前免費通行,推動集團化辦學提速增效,打造“15分鐘”就業服務圈,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配置,提升養老托育服務水平。加力提速實施“百千萬工程”,持續做好水稻種植、熱帶作物生產、水產養殖等“土特產”文章。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以典型鎮建設為牽引培育一批工業重鎮、商貿強鎮、文旅名鎮、特色小鎮。
持續用力抓環境。一方面,打造優質硬環境。加快建設廣湛高鐵、湛海高鐵、合湛高鐵,推進環城高速南三島至東海島跨海通道項目前期工作,提升湛江港和湛江吳川國際機場集疏運能力,構建“一核四聯”現代化綜合性運輸體系;扎實推進綠美湛江生態建設,抓好中心城區風貌提升。另一方面,打造一流軟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強化“數字政府”建設;加快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資源整合,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
鍥而不舍抓作風。扎實開展“干部作風提升年”行動,不斷強化干部的服務意識和擔當意識,以優良黨風政風引領社風民風。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施文明鄉風建設工程,加強紅色資源保護傳承利用,講好新時代湛江人奮斗故事。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