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大姚,空氣中雖彌漫著絲絲寒意,可眼見之處卻是群山含黛,翠色欲滴。這是大姚縣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搶抓國家實施林業六大工程的機遇,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林業發展思路,精心打造“大姚生態旅游名縣”,造就風景秀麗的大姚寫下的濃墨重彩的篇章。
生態工程惠及群眾
大姚縣是典型的農業大縣,曾經受“靠山吃山”思想的影響,部分地區亂砍亂伐、水土流失嚴重,百姓生活貧困落后。“山成和尚頭、地陡難走?!痹沁@些地區的真實寫照。
自2002年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以來,大姚縣在城鎮面山、公路沿線、水庫周圍、河流兩岸以及生態脆弱地區實施退耕還林。同時,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緊抓退耕還林的歷史機遇,大力發展以核桃為主的經濟林種植,隨著核桃、板栗等農特產品價格的節節攀升,經濟林不僅美化了家鄉還鼓起了大姚百姓的錢袋子。7年來,大姚縣先后實施退耕還林6.8萬畝。其中,引導農民種植核桃24885畝、桑4893.8畝、板栗3442.3畝、花椒1395.1畝。如今,這些經濟林已經成為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和“養老保險”。
大姚縣還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實施農村能源工程,積極推廣“養畜—沼氣—肥田—增效”的循環經濟模式,不斷加強“小水電代燃料”、“一池三改”農村沼氣、農機具推廣應用等配套設施建設,培育以舍飼養殖為主的后續產業。如今,全縣累計建池17363戶,改灶4763眼,受益群眾達8萬余人。
管護結合扮靚家園
農諺說得好:“三分種,七分管”。大姚縣堅持一手抓補植、一手抓管護,成立了以公安、林業、畜牧、水保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隊伍,并與47名縣屬森工企業人員簽訂了森林管護聘用合同,聘用當地森林管護人員342人,公益林管護人員29人,形成了縣、鄉、村三級管護網;嚴肅查處亂采、亂挖、開荒、毀林等破壞林草資源的違法行為;健全森林資源管理制度和突發災害應急預案,提高突發森林災害的應急防控能力;退耕還林補助資金發放、標準化圈舍的改建和農機補貼政策的落實,真正讓廣大群眾吃上了“定心丸”;“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伴隨林權制度改革,大姚縣生態林業做到了管護責任、管護措施、管護設施、管護人員、管護經費“五到位”。強有力的措施使大姚縣468.28萬畝天然林得到了有效管護,鞏固了林業生態建設成果,徹底改變了以往“早上栽、中午拔,晚上喝成罐罐茶”的現象。
如今的大姚,田里山間郁郁蔥蔥,農家院舍旁樹木披綠,牛羊圈舍掩映其中?!氨晨壳嗌讲粺瘢议T一開香飄來”已成為群眾生活的真實寫照。
綠化行動眾志成城
生態產業帶來的經濟、生態、社會效益,讓人民群眾不斷嘗到甜頭。生活水平提高了,文明程度提升了,群眾觀念也隨之而改變?!按蛟焐鷳B旅游名縣、建設秀美家園”已成為28萬大姚人民的共識。每年的大寒節、清明節,大姚人都搶抓節令,忙著播綠種綠。
結合“中國核桃之鄉”、“滇中銅都”、“祭孔圣地”、“教育名縣”四大品牌的打造,大姚縣又以“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省級園林縣城、省級文明縣城”為突破口,深入開展“創綠色家院,建富裕新村”活動,組織發動廣大群眾,以鄉鎮面山、居住庭院、房前屋后、村鎮四旁、村道兩旁綠化為重點,在荒山荒地和溝渠兩邊植樹造林,全面推進“綠色小康村”和“綠色小康戶”建設。同時,按照提升大姚城市品位和形象為目標,對縣城周邊的東塔山、南塔山、老西山、蠻子山綠化造林工程進行了詳細規劃。現已完成了“南永”公里沿線從江底河到姚安吳海全長50公路的“蜻蛉核桃谷”建設項目。投資27.77萬元總面積達54畝的南塔山游路兩側及林中空地綠化項目也已經完工,共植入柏樹、黃連木、中國槐、三角楓等林木11354株。如今,總投資265.91萬元的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林業項目正在組織實施,項目涉及10個鄉鎮, 63個村委會,417個小班,5518戶農戶。
生態產業碩果滿枝
“眾手澆開幸福花”,在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大姚,林業用地面積達492.43萬畝,森林覆蓋率69.52%,林木綠化率80.98%,活立木總蓄積量1483.27萬立方米。至2009年底,大姚縣核桃產量達9179噸,產值實現25702萬元;野生食用菌產量達到2234噸,產值0.66億元;板栗產量達到4266噸,產值0.34億元;花椒產量達到222噸,產值0.08億元;華山松產量達到246噸,產值0.03億元……全縣林業總產值達7.7677億元。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每年豐收時節,上海、日本、成都、昆明等地的老板紛至沓來,大姚的核桃、板栗、野生菌、小把粉絲等農特產品以其質量上乘、價格合理而走俏市場。以核桃為主的經濟林產業的發展催生了億利豐、鑫盛達、廣益等一批綠色食品加工“龍頭”企業,大姚生態產業形成了穩定而具有一定規模的集收購、加工、貿易為一體的發展態勢,促進了地方工業的快速發展。即使在世界金融危機的強烈沖擊下,2009年,大姚億利豐公司都還實現了出口創匯1250萬美元的好成績,位居全州第一。
滿目春色入畫來,蜻蛉河畔氣象新。生態產業扮靚了大姚縣城,染綠了家鄉山頭,滋潤著農民心田,生態文明成為構建和諧大姚、文明大姚、魅力大姚的新亮點。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