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時節,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如期而至。據統計,全國人均森林食物年產量約140公斤,森林食物已成為繼糧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農產品。在廣袤的林海間,處處都是喜人的豐收景象。
從北方的蘋果、獼猴桃到南方的油茶、香榧,經濟林果綴滿枝頭;山野密林間,中藥材長勢旺盛,食用菌質優味美,禽畜悠然覓食,林下經濟蓬勃發展;林區變景區、資源變資產,“森林 旅游”“森林 康養”等新業態方興未艾,林農們開辦民宿、售賣土特產,收入渠道不斷拓寬。
山川披綠、林茂糧豐,這份綠色豐收蘊藏著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密碼,見證著我國林業產業向多元融合發展的轉型升級,展現了廣大林農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智慧與汗水。在豐收的喜悅里,我們看到了林草產業更加廣闊的未來,讓我們共同期待綠色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勁動能。
龍江森工特色產業繪就金秋豐收卷
金秋時節,在廣袤的龍江森工林區,處處涌動著豐收的熱潮。林區各地以“一場一品”“一局一業”戰略為引領,在黑土地上書寫著生態與經濟雙贏的振興篇章。
果蔬飄香:
“一棚果”點亮林區致富路
進入秋季,森林果蔬迎來收獲旺季。今年,林口局公司的60畝葡萄采摘園,通過8個標準化大棚實現了規?;N植。夏黑、寒香蜜、玫瑰香等品種各具特色。
“這葡萄又甜又脆,比超市買的新鮮多了!”剛咬下一顆葡萄的游客王女士瞇起了眼,贊不絕口。
林口局公司葡萄園區采用智能化噴灌和階梯式種植,不僅減少了人力投入,還實現了錯峰成熟,從8月中旬到10月下旬,游客都能吃到新鮮葡萄。
與此同時,樹莓的甜香飄遍了亞布力、方正林區。
天剛微亮,亞布力石頭河子經營所的職工就鉆進樹莓叢采摘。方正曙光林場為儲存豐收的樹莓,投資建設了700平方米的冷庫。
“有了新冷庫,再也不怕果子爛在手里。林場還幫我們找銷路、保價格,心里特別踏實?!狈N植戶賈元作說。
除了存儲保障,林場在技術和銷售上全程護航,讓種植戶們能夠安心種植、放心賺錢。
林下珍饈:
多元品類激活生態價值
立足林區的資源與生態優勢,龍江森工集團構建起黑木耳、平菇、靈芝、羊肚菌、赤松茸等多元化食用菌產業體系,讓林下珍饈成為林區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
走進山河屯局公司鐵山林場的榆黃蘑種植基地,工人們穿梭在金黃的“菌海”里采摘。
“今年種了4萬袋榆黃蘑,能采摘兩到三茬,可以說是大獲豐收?!绷謭鲐撠熑私榻B說,采摘后經過眾旺食品分公司深加工,榆黃蘑的保質期大幅延長,產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進一步拓寬了“從林間到餐桌”的銷售渠道。
清河局公司的靈芝種植基地標準化溫室大棚里,一排排靈芝菌棒上,圓潤的菌蓋覆蓋著細密的棕褐色孢子粉。干部職工們手持特制收集袋,將鼓風機導管對準菌蓋,細小的孢子粉緩緩吸入袋中。
“今年用了優質菌種和松針基質,孢子粉產量比去年增加了25%?!鄙教禺a品分公司經理王永政的語氣里滿是自豪。
為推動特色種植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發展,清河局公司著力打通產銷鏈路,線上與淘寶、抖音等電商平臺合作,線下與哈爾濱、長春等地的中藥材批發市場、健康食品企業建立長期供貨關系。如今,清河局公司的靈芝產品不僅銷量穩定,更在市場上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采摘是第一步,晾曬才是保證木耳品質的關鍵?!痹诮椑饩止竞谀径N植基地的標準化晾曬棚里,職工們正忙著翻動攤開的木耳。
據木耳種植基地負責人介紹,以往木耳晾曬全靠天氣,遇到陰雨天就容易影響品質。今年,基地引進了烘干設備,能最大限度保留木耳的自然風味,比靠日曬節省一半時間。
如今,菌香滿林的豐收景象,成為龍江森工集團推動產業振興、帶動職工增收的鮮活注腳。
生態養殖:
“循環鏈”釋放綠色新動能
林下養殖產業的興起,不僅為龍江森工林區帶來可觀經濟效益,也為職工群眾提供了家門口就業增收的機會,更帶動配套產業發展,推動林區經濟多元化。
迎春局公司向陽養殖基地內,“嘎嘎”的鵝鳴聲打破寧靜,2.2萬羽雪白的白鵝排隊走出圍欄,養殖人員揮旗護送,裝卸工麻利裝車。
“這些鵝養了120天,均重5公斤以上,絨毛雪白,肉質緊實?!奔夹g員摸著鵝背介紹,公司采用“集中養殖 林下輪牧”模式,讓鵝在山間、小溪自由覓食,“在好的生態環境中養殖的鵝,市場搶著要?!?/p>
柴河局公司頭道林場的三花鵝近日迎來出欄季。據統計,該公司16個林場的養鵝基地已累計出欄三花鵝1.6萬只,憑借鮮美的口感,成為周邊市場的“香餑餑”。
在大海林局公司海浪林場,4000只元寶雞在草叢間穿梭、啄食。飼養員孫雪峰笑著說:“這些雞早上自己出圈找食,傍晚乖乖回舍,全順著天性來?!?/p>
這些森林鵝、森林雞已成為林區響當當的致富名片。
科技賦能:
創新技術重塑農業圖景
近年來,科技為龍江森工傳統林業及特色產業注入強勁動能,尤其在鮮食玉米、寒地玫瑰等品類發展中,有了科技驅動,不僅提升生產效率、助力收益增長,更實現了從田間到市場再到消費端的全產業鏈延伸。
在亞布力局公司的鮮食玉米生產廠區,科技的力量讓豐收更具效率。4條全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鮮食玉米經傳送帶送入扒皮機,瞬間褪去外衣;分級機依據大小、顆粒飽滿度自動分揀,不合格品實時分流;切斷機按照標準規格精準裁切,12臺真空包裝機同步作業,將玉米快速封裝;12臺滅菌鍋整齊排列,操作屏上溫度、壓力數據實時跳動,智能溫控系統確保滅菌充分且不破壞營養——從田間到成品,全程僅需3個小時。
“日均產量能達30萬棒,是傳統加工的5倍以上?!眮啿剂止緲s泉農業分公司經理李吉明介紹,生產廢料還能粉碎成飼料,供應給周邊養殖戶,形成種植—加工—飼料—養殖的循環產業鏈。
東京城局公司的靈芝產業,同樣離不開科技的加持。東方紅林場的70余座標準化大棚內,職工們采用45度斜栽法、小拱棚控溫等有機培育技術,確保每根菌棒都經過嚴格質檢。憑借23%的靈芝三萜含量和零農殘優勢,東京城局公司的靈芝入選黑龍江省“九珍十八品”區域公用品牌。
東方紅局公司的寒地玫瑰產業園更是將科技融入“美麗產業”。50座溫室大棚里,通過調控溫度、光照實現階梯化生產,玫瑰采摘期延長到5個月。
“七夕訂單暴增,一天能剪四五千枝?!惫ぷ魅藛T滿勝海介紹,目前已構建“線上 線下”雙渠道,線下覆蓋寶清、虎林、饒河等周邊縣(市);線上通過電商平臺接單,再用冷鏈物流發往哈爾濱、北京等地。
金秋的龍江森工,既有“稻花香里說豐年”的詩意,更有“產業振興促增收”的實干。龍江森工集團以生態為基、產業為脈、科技為翼,繪就一幅產業興旺、職工富裕、生態優美的壯美畫卷。(張牧秋)
甘肅臨澤戈壁荒灘變“名棗園”
近日,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紅棗迎來豐收。在扎爾墩灘1500多畝昭君麗棗種植園內,120多名工作人員正在為全國各地客商采摘成熟的昭君麗棗。
據統計,全縣發展紅棗面積8.3萬畝、產量1.3萬多噸。
臨澤縣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緣,境內沙漠、戈壁面積占三分之二以上。扎爾墩灘是該縣防沙治沙和“三北”防護林工程重點區域。近年來,臨澤縣采用護、封、造、固、用多種措施進行荒漠綜合治理,大力發展紅棗等特色林果業,曾經風吹沙石跑的戈壁荒灘變成如今的“名棗園”。(王將 李玉萍 張敏風)
安徽岳西茯苓產業鏈上下游聯動發展
眼下,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迎來茯苓豐收季。在岳西茯苓大市場內,種植戶與客商洽談合作,工人們加緊分揀、搬運茯苓,一派繁忙景象。
岳西茯苓作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品質優良,深受消費者青睞。近年來,岳西縣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加快推進林下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整合種植、加工、銷售資源,助力茯苓產業鏈上下游聯動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吳均奇)
新疆阿瓦提香梨產業收益可觀
9月16日,在新疆阿瓦提縣塔木托格拉克鎮托萬克塔木托格拉克村的梨園里,沉甸甸的香梨壓彎了枝頭,果農們忙碌地采摘、分揀、包裝香梨。
阿瓦提縣種植香梨2.7萬畝。香梨產業的發展為當地農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農民不僅通過銷售香梨獲得收益,還可以將果園承包出去收取租金。在農忙季節,農民還可以通過擔任采摘工和包裝工來增加收入。
近年來,阿瓦提縣大力發展特色林果產業,成立合作社,采取“合作社 農戶”的管理運行模式,并通過分級包裝、按級銷售,力求做到優質優價,增加村民收入。 (包良廷)
山西新絳“花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在山西省新絳縣澤掌鎮范莊新村、光村等地的菊花種植基地,競相開放的菊花美不勝收。當地村民或手拿籃子或胸掛布袋忙著采摘菊花,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澤掌鎮近年立足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產業,持續擴大菊花、金銀花、玫瑰花等食用和藥用花卉的種植規模,以“花”為媒,打造“花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高新生)
山東棗莊山楂線上線下銷售忙
金秋時節,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水泉鎮山楂種植基地紅果滿枝。果農們通過“線上 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讓山楂產得出、銷得快、助增收。
在山楂種植過程中,水泉鎮采用水肥一體化、生物防治等綠色種植技術,生產出的山楂個大色艷、耐儲運,備受消費者青睞。(劉明祥)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